合肥馬鞍山路頻現地下孔洞為何修地鐵后問題暴發(fā)
2015-08-06
馬鞍山路與銀屏巷交口處,市政人員在對沉降路段進行修護
昨天上午,不少市民路過馬鞍山路與銀屏巷交口時發(fā)現,由北向南的快車道上路面“沉降”,并且施工隊已在現場施工。據現場人員介紹,此處是在前期物探時發(fā)現地面路基下出現孔洞,因而主動采取灌漿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沉降,三天內應該可以恢復正常。據了解,目前太湖路以北的馬鞍山路路段已經發(fā)現17個類似的“異常區(qū)域”。
[現場]又見路面“沉降”
昨日上午10時左右,安徽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沉降”路面位于銀屏巷與馬鞍山路交口西側,靠近1號高架橋墩綠化帶。其中兩道快車道被三角警示樁圍了起來,施工隊已經在忙碌,最右側的車道還是可以通行。可以明顯看到,中間那條快車道上的路面出現了凹陷,長達十幾米,粗略估計沉降面積約二十平方左右。
施工隊在凹陷路段打開了一道孔洞,上面則有灌漿機器在不停地往地基里灌注水泥漿,以起到加固作用。
[原因]系修復施工引起
現場施工負責人介紹,這塊區(qū)域是在前期物探過程中發(fā)現地基下有孔洞,地基填充物出現疏松,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對路面通行安全造成威脅。他表示,現場施工已經持續(xù)了兩天,現在看到的路面沉降是在施工過程中才出現的,注漿過程中容易使地表下產生熱脹冷縮。從4日凌晨開始,路面已經停止下沉,目前都在可控范圍之內。
為了不影響交通,在確定安全的情況下,施工隊決定開放性施工,不封路?!八酀{灌滿了,工程就能結束,大概也就是這兩三天?!?br />
不過,路面下的孔洞到底有多大,目前還沒有精確的數字。
[隱患]探明17處異常路段
現場軌道辦的工作人員稱,在馬鞍山路出現多次地面沉降現象后,包括軌道、市政、供電、供水、供氣等多個部門都已經形成聯動機制,一旦發(fā)現問題就會隨時補救。目前所做的物探工作就是提前查清問題,防止以后對路面安全和地下的軌道交通運行造成影響。
據現場兩位工作人員稱,前期物探發(fā)現,太湖路以北到蕪湖路的這段馬鞍山路,已經發(fā)現類似的“異常區(qū)域17處”,“已經處理了不少,現在就是一步一步來。”
出現這些異常情況的原因是什么?現場人員稱,肯定與修地鐵關系不大,一方面是地層含水量及含沙量較多,另一方面,可能與當時修路時地基填充物疏松有關。
[“問”路]哪些路段潛伏沉降危險?
今年,省城道路似乎特別不“踏實”,除了馬鞍山路出現至少5次塌陷或沉降外,勝利路、明光路等路段也曾多次出現類似情況。特別是在馬鞍山路,從航運巷到銀屏巷短短幾百米已經出現三次問題,不由得讓市民擔心省城到底還有多少路段會出現類似狀況。
為何修地鐵后問題暴發(fā)?
無論是馬鞍山路還是勝利路,都緊靠著地鐵一號線的施工工地。雖然官方發(fā)布信息稱,這一切與地鐵施工關系不大。然而不少市民還是質疑,出現這些情況都是在一號線修建以后,且地下孔洞的探測發(fā)現也都是在這個時期。據了解,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福州和武漢等地。
未來是否可以規(guī)避風險?
隨著地鐵2、3號線的開工建設,沿地鐵線施工的路段將會越來越多。不少市民也希望,在未來的施工中,能否將物探常態(tài)化,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出現塌陷造成安全事故,或者利用技術手段盡量規(guī)避“異?!?。另外,發(fā)現問題后也應該將信息透明化,讓市民安心。(來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本文來源:中安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