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行業(yè)看政策:《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大家談
2015-08-21 
        

        8月3日,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首次將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產業(yè)化納入國家層面,《指導意見》由七部委聯合下發(fā),力度空前,對此,中國停車網發(fā)起“《指導意見》大家談”活動,有著多年停車行業(yè)從業(yè)經驗的業(yè)內專家、停車企業(yè)負責人紛紛對此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意見建議。

        目前,相關部委正在制定《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對于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們會進行整理并提交到有關部委,以供制定政策時參考。

        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龍喜

        這確實是一項重大利好消息,不僅說明行業(yè)的發(fā)展已經受到了國家的充分關注和重視,還說明停車市場前景確實非常廣闊。政策的有利傾斜對于企業(yè)來說是一次絕佳的上升機會,比如此前一直較為缺乏的行業(yè)標準有望制定和規(guī)范,PPP的開放模式和放寬市場準入將鼓勵大量社會資本涌入,行業(yè)內有實力有潛力的企業(yè)也將受到投資方的密切關注。這些都將推動企業(yè)進一步發(fā)展,但在順應趨勢趁勢發(fā)展之余行業(yè)勢必也會伴隨著一些陣痛,帶來新一輪的洗牌,一些老的變革乏力的企業(yè)可能就將消失在浪潮之中,但整體來說還是非常好的。

        此外,意見提出要推動停車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立健全停車數據庫,這與我們科拓一直以來的發(fā)展思路是非常契合的。自去年我們跟廈門禹洲世貿商城攜手建成全國首個支持微信自助繳費的停車場后,符合大數據化、信息共享等互聯網思維的智慧停車場在全國遍地開花,我們的“速停車”平臺還榮獲今年微信優(yōu)秀合作伙伴項目獎,成為業(yè)內唯一一家獲獎企業(yè)。建設“互聯網+停車”是推動智慧城市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深信在此次政策利好的推動下,智慧停車行業(yè)一定可以走得更遠更好。

        北京易泊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學林

        相對于各地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此次《指導意見》更為全面、完整,政策向重點解決居住區(qū)剛性停車需求傾斜是準確的,期待各地方政府盡快出臺配套細則,加快停車場建設速度。

        當國內的停車資源仍為稀缺資源時,停車費的定價原則在市場化的進程中,應該有相應保護消費者利益的監(jiān)管,避免奸商利用稀缺,毀掉市場化的前途。另外,在國家政策的背景下,如何落地補助政策?如何簡化行政手續(xù)?如何測算成本和收益?科學合理實施細節(jié)的推出將是《指導意見》成敗的關鍵。

        廈門大手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利

        《指導意見》的發(fā)布對于停車行業(yè)將有一個很大的促進作用,給企業(yè)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有利于緩解城市停車難的現象。

        首先,它將會促進停車行業(yè)的信息化建設,包括智慧停車、收費管理、數據上傳等。鼓勵民資進入停車行業(yè),建設城市停車場,能夠帶動停車設備銷量的提升。其次,它對停車企業(yè)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企業(yè)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做好功課,滿足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

        最后,對我們大手公司來說,我們前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技術儲備,下一步將借助行業(yè)發(fā)展新機遇,加快市場開拓,加大銷售力度。

        北京漢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泊車事業(yè)部經理高軒

        我認為《意見》的發(fā)布對于停車行業(yè)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有了綱領性的指導意見,明確了行業(yè)的發(fā)展方向—產業(yè)化和市場化的運作。

        一方面,對于停車企業(yè)來說,國家層面的指導意見將會極大促進停車領域智能化、信息化的建設以及裝備制造水平的提升,尤其是關于停車裝備制造國有化,核心技術的自主創(chuàng)新方面給我們企業(yè)明確了發(fā)展方向。

        另一方面,在停車領域,互聯網+與傳統行業(yè)的深度融合,實現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將會成為一個新的趨勢?,F在政府明確提出鼓勵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產業(yè)化,這對于我們企業(yè)來說是一個機遇。我們公司在車牌識別系統等領域擁有廣泛的市場占有率,現在又有了這一重大利好消息,我們對停車行業(yè)的前景充滿信心。

        凱億(杭州)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施平

        剛剛得知政府停車收費定價范圍將逐步縮小的消息后,非常高興。如果能自主定價的話,我們會在成本比較高的地段稍微上調一下價格,這對于我們民間投資者來說是個好消息,減少了投資風險,資金回籠也更快了。

        杭州市市區(qū)公共停車場(庫)建設發(fā)展中心

        政府方面也意識到公共停車場投資者存在的各種憂慮,在《指導意見》出臺前就推出了鼓勵和推進公共停車場產業(yè)化的新政策,在商業(yè)配建、社會力量開發(fā)停車嘗自主定價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力求消除投資者的顧慮。

        現在國家層面出臺了指導意見,以后停車場價格就是市場說了算,像車位緊張的地段,價格就可以略高于政府指導價。利用價格杠桿,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市中心的擁堵。

        寧波市治堵辦相關負責人

        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停車設施建設,關鍵是讓其從中獲利。就目前市場情況而言,寧波整體停車收費價格偏低,而且道路等免費停車現象大量存在,這些都極大制約了民間資本投資停車設施的積極性。

        緩解“停車難”是一個系統性問題,這其中需要有規(guī)劃、國土、發(fā)改、財政、交警、城建、城管等一系列相關職能部門的通力合作。

        城市停車設施建設是一個準公共事務,如果能科學設計、合理規(guī)劃,通過營運補貼、價格管理等手段,采用PPP等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進來,能夠極大提高停車設施建設的效率。

        全國道路停車行業(yè)聯盟

        輪值主席徐道睦:

        兩年之前,跟政府、停車主管部門談產業(yè)化,沒什么反應,現在則是發(fā)改委正式發(fā)布《指導意見》,且所有的措施均是圍繞停車產業(yè)化,感覺我們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一年半以前,我的提案中提到要對停車場進行摸底,去年的道路停車行業(yè)聯盟年會的主題互聯網、大數據,現在這些都是文件中的一條,這讓我們非常高興。

        當然,文件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市場,車位產權方面的問題卻沒有具體說明,而目前國家也沒有這方面的法規(guī),地方政府辦理車位產權就沒有清晰的依據,實際操作起來會有很大的難度,產權問題是停車產業(yè)化的最大問題,這個問題模糊不清,將直接影響社會投資熱情。

        其次,關于價格部分,正式文件比征求意見稿要保守,征求意見稿說的是全面放開價格管制,而正式文件僅提到“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收費”,除了新建停車場,現有的停車場也有很多非政府投資的,這些價格不放開嗎?新建的標準又是什么呢?發(fā)文后批建的?發(fā)文后建成的?這一點沒有提到,將來各地的政策就會不同,可能引起混亂,對投資不利,價格和政策這兩方面,還有待具體細則的出臺。如果兩個相鄰的停車場一個符合條件可以自由定價,而另一個價格受限于政府,只能實行低價,那么可以自由定價的停車場也無法制定高價,否則無人來停,因此,雙規(guī)定加自由市場是行不通的。我現在正在寫有關建議將政府擁有的停車場也拿出來市場化的提案,這也是產業(yè)化的一部分,如果產權轉移給了市場,停車收費又該作何處理?所以停車收費不能以產權來做區(qū)分,我認為,只有路內停車和重要的公共場所實行政府定價,其他停車場全面放開價格才能做到真正的產業(yè)化。還有,就是老問題了,《指導意見》沒有提到路內管理的限時停車,僅靠價格杠桿在目前中國還是不太可行,深圳、北京都是例子。住建部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

        教授級高工董蘇華:

        本次《指導意見》由發(fā)改委牽頭、七部委聯合下發(fā),推行力度比之前任何一個部門單獨下發(fā)的政策都要強,與其他公共基礎設施不同,停車設施并非國家直接管控,其建設單靠國家投資也不太現實,因此,只能通過發(fā)布鼓勵政策來推動停車產業(yè)化,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停車問題的重要性,將停車場的產業(yè)化加入到拉動國家經濟的總體戰(zhàn)略中來,這是一大進步。

        本次《指導意見》中提到了放開停車設施收費,根據我們的調查研究,國外的停車價格基本都是放開的,停車收費市場化是推行停車產業(yè)化的第一步,另外,我認為,對于各城市停車資源的摸底也是很重要的,車位數量的摸底,是制定政策、規(guī)劃的基礎,本次《指導意見》也提到了這一點,指導意見相對來說比較全面,但是還是重在落實。

        當然,《指導意見》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對于停車位的產權問題沒有明確規(guī)定,車位能否辦理產權證、能否自由交易流動,是推行停車產業(yè)化的關鍵,其次,老舊小區(qū)停車場建設用地、地下空間的開發(fā)也需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這些方面細則還有待出臺。

        立體車庫企業(yè)杭州友佳機密機械有限公司

        執(zhí)行董事邱榮賢:

        我覺得目前影響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停車場的主要原因就是停車收費,收費標準直接決定了停車場的投資回報,如果各地的收費標準都像上海一樣能達到一小時15元的話,應該就會有很多民間資本進入到停車場建設中來了,發(fā)改委發(fā)布的《指導意見》中規(guī)定“全面放開社會資本全額投資新建停車設施收費”,將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停車場的停車收費市場化,這將有助于停車領域對社會資本的吸引。

        另外,《指導意見》明確鼓勵既有停車資源的開放共享,我認為,如果這部分開放停車資源的停車場業(yè)主能將停車場委托給專業(yè)的民間經營管理公司來經營,在不影響自身停車的前提下,實施錯時停車,首先,停車場業(yè)主方可以增加收入,而停車場管理公司不用增加大額投入就能參與到停車場的經營中來,這樣的方式,相比較巨額投資進行停車場建設可能更容易被社會投資者接受。

        另外,目前國內的停車場建設更傾向于集中建設大規(guī)模的停車場,這樣的方式,首先停車場自身的使用率可能得不到滿足,造成資源浪費,其次,集中大規(guī)模的停車場還容易造成交通方面的問題,而小規(guī)模的、零星的、遍布各處的停車場不僅投資少,且無疑更能有效滿足停車需求,不僅如此,一些零星的土地也可以被很好的利用,比如高架橋下,比如公園的角落,因此,我認為零星的建設停車場也應該受到政策的引導和鼓勵。

        深圳怡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張軍:

        這次《指導意見》發(fā)改委已經想的比較周到了,責任主體以政府、規(guī)劃部門為主導,政府牽頭,已經是非常好比較接地氣了。

        我覺得,要是相應的要求各地政府成立相關部門來進行責任認領,下達一定的指標,效果會更好。以往停車問題的解決就是沒有落實到位,就連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的停車管理,也是九龍治水,目前北京的停車是由北京交委下面的交通局的停車管理處來管理的,它只是一個協調單位,沒有職能,這也跟中國的體制有關。隨著停車問題越來越緊張,政府也會更加重視,我覺得就停車問題各地應有一個責任副市長或是市委秘書長,由他們來牽頭來負責這件事情,每年組織一次年會來制定目標,到年底的時候再看一下目標有沒有完成,這樣可能能更有效的解決停車問題。

        政策能不能落地,能不能落到實處,我們還得再觀察一段時間,但是整體來講,《指導意見》的發(fā)布,對于我們停車行業(yè)、停車事業(yè),尤其是對我們立體車庫企業(yè),是一個重大利好。

        深圳偉創(chuàng)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董事長林偉通:

        《指導意見》將推進停車產業(yè)化上升到國家層面,對于停車行業(yè)的發(fā)展肯定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但實際實施起來肯定不會很容易。目前停車場還是在建筑物的范疇,項目建設需要通過規(guī)劃、消防等一系列繁瑣的審批手續(xù),另外,一個車庫的回報周期大概要二三十年,周期太長,而且BOT項目中很少有投資方能拿到這么長時間的經營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會資金投資停車場,《指導意見》中提到的能夠在項目中加入部分商業(yè)面積,將有利于社會資金的引入,另外允許停車場外墻平面廣告或LED屏幕廣告的設置也會大大縮短項目回報期,這也應該是鼓勵的一部分。

        唐山通寶停車設備有限公司

        總經理王牧軒:

        《指導意見》的出臺,肯定是一個利好,但是,對于停車位產權問題,意見僅僅提了一句“投資建設主體依據相關規(guī)定取得停車設施的產權”,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各地方主管部門就很難出臺更具體的實施細則,即便是有些城市目前已經有了辦理停車位產權的政策,也僅僅是限于整體的、不可分割的停車場產權轉讓與交易,給車位辦理產權證、賦予車位獨立的產權,讓車位產權可以流動與交易,這將是停車產業(yè)化的最大推動力。另外,《指導意見》對于車庫的驗收也沒有明確規(guī)定,我認為,對于配建停車場車位數的驗收,主管部門應從嚴管理,這樣才能促進行業(yè)健康發(fā)展。

        杭州西子石川島停車設備有限公司

        品牌策劃經理嚴卓磊:

        吸引社會資本、推進停車產業(yè)化的政策其實早在2010年就已經在沿海城市開始試點了,這次發(fā)改委發(fā)布的《關于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是對全國停車投資的一次推行。作為一家設備生產企業(yè),這樣的政策推行有益于停車設備的推廣。

        北京航天匯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jiān)徐志宇:

        當前房地產不景氣,立體車庫行業(yè)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指導意見》在這樣的形勢下出臺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吨笇б庖姟纺芊褡罱K落到實處,還需要各方努力。我們作為企業(yè)非常歡迎鼓勵政策的出臺,針對《指導意見》我們也會練好內功,注重產品質量與研發(fā)、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