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1號線前海灣站有望提前完工
2015-09-10
前海灣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現(xiàn)常
南都訊記者陳熊海前海明確提出要打造地下空間,利用交通樞紐進行發(fā)展,也被人稱為“坐落在軌道上的城市”。前海兩大地下空間工程—地鐵11號線前海灣站和有地上地下雙層結構的臨海大道近日均有進展。前海灣站是亞洲最大交通樞紐,目前已通軌、安裝屏蔽門,有望明年6月30日前開通。而臨海大道是全國首創(chuàng)多點進出的城市地下道路,還設有全地下互通立交,開工已一年多,計劃后年6月30日竣工,目前已完成今年投資計劃的48.3%。
你看得到的
前海灣站3層地下空間有換乘接入點
前海灣綜合交通樞紐工程于9月1日上午舉行了開工建設的啟動儀式,也就是指穗莞深城際線、城市軌道交通1、5、11號線交會的樞紐,集多種交通接駁方式于一體,并預留出入境口岸及機場值機服務設施。地鐵11號線前海灣站長830米,共分為3層,地下第1層是換乘空間,與前海灣交通樞紐空間打通,地下第2層一部分是地鐵站廳層,還有一部分與換乘交通相連,第3層則是11號線的站臺,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目前軌道一側屏蔽門已完成安裝。中鐵一局項目經理李勇表示,地鐵11號線原定計劃2016年6月30日開通,現(xiàn)在有望提前完成,目前前灣站已經通軌,正在進行機電、設備安裝、裝修等收尾工程。
地下道路設計有多個“全國首創(chuàng)”亮點
前海市政1標段工程,被稱為前海的“深南大道”—臨海大道(聽海路)一期工程,總投資35.82億,貫穿前海桂灣、前灣、媽灣3片區(qū),為地面道路與地下道路雙層結構。該工程施工方上海寶冶項目負責人介紹,前海臨海大道(聽海路)及其地下道路是全國首創(chuàng)多點進出的城市地下道路,進出口多,與海濱大道相交節(jié)點為全地下互通立交,基坑將近20多米,采用全地下結構,體量較大,同類型的在全國也僅有3-4座。該工程于2014年6月1日開工,預計竣工日期為2017年6月30日。今年聽海路計劃完成投資2.35億元,截至9月1日,累計完成投資1.14億元,完成全年投資計劃的48.3%。
你看不到的
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
據(jù)深圳市建筑工務署相關人員介紹,由于前海大量開發(fā)地下空間,導致不同工程之間相互影響,增加了工程建設的難度,“例如之后準備施工的地鐵9號線延長線也將會橫穿該道路,所以還要提前預留地鐵通道,導致施工時出現(xiàn)坑中坑的局面?!?br />
中鐵一局項目副經理羅星介紹,起初對填海區(qū)復雜地質條件認識不足,樁基要進入微風化花崗巖層20多米,而花崗巖層硬度很大,導致工程進度緩慢,出現(xiàn)滯后,導致工程在計劃外也多投入了3000萬-4000萬。施工隊伍不得不進行“搶工大戰(zhàn)”,透支休息時間克服困難。
本文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