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檢測加固 > 正文
鋼筋混凝土橋梁火損檢測與加固
2015-07-02 
   一、前言

   目前,對國內鋼筋混凝土橋梁的火損檢測和加固施工做得還不夠到位,導致鋼筋混凝土橋梁施工質量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研究鋼筋混凝土橋梁火損檢測與加固技術很有意義。

   二、鋼筋混凝土構造的火損特征

   對于高溫狀態(tài)下鋼筋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而言,多數(shù)中外學者已展開大量研究,并根據(jù)微觀結構的實踐研究,以對宏觀結構產生的機理進行解釋說明。下面簡單介紹鋼筋混凝土構造的火損特點:

   1、耐久性的特征

   在溫度大于501℃的狀態(tài)下,鋼筋混凝土中游離的氫氧化鈣(CaOH2)成分將進行熱分解的反應,促使混凝凝土的性質變化成中性,從而降低其保護鋼筋的能力,嚴重影響了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2、受火混凝土的性能特點

   鋼筋混凝土自身特有的強度與其耐火的溫度、火災持續(xù)的時間等,均是影響其構造力學性能的關鍵因素,其中耐火的溫度影響最為顯著。遭受火損后,鋼筋混凝土的顏色將發(fā)生改變。并且混凝土本身也隨之出現(xiàn)疏松、爆裂或者裂縫等現(xiàn)象,這些均是受到耐火溫度的影響導致而成的。

   三、火災中溫度對鋼材的影響

   鋼材的物理性質:鋼材在正溫范圍內,溫度約在200℃以上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鋼材的抗拉強度、屈服點和彈性模量都有變化,總的趨勢是強度降低、塑性增大;溫度在250℃左右,鋼材的抗拉強度略有提高,而塑性卻降低,因而鋼材呈現(xiàn)脆性,在此區(qū)域對鋼材再加熱,鋼材可能產生裂縫。此外,當溫度達到250-350℃范圍內時。鋼材將產生徐變現(xiàn)象,鋼材的性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據(jù)一些專家對鋼材進行溫度試驗分析,當鋼材在升溫1h,恒溫加熱1小時后進行檢測,結果是有屈服臺階的16Mn鋼筋在900℃以下時的強度和延伸率變化很小,溫度達到1000℃時,鋼材強度下降10%;無屈服臺階的冷拔低碳鋼絲經過2h升溫至600℃以下,則強度受到影響不大;而溫度在600℃以上時的極限強度下降達40%。據(jù)有關專家對大多數(shù)火災事故現(xiàn)場中構件鋼筋的測試結果表明,混凝土保護層剝落的預應力板鋼絲受熱溫度超過600℃,梁柱構件鋼筋溫度低于600℃,因而,在一般情況下,火災對鋼筋的影響較比混凝土小,對于I、II級鋼筋在溫度達到900℃以上時才有明顯的影響,由于鋼筋構件混凝土保護層的作用,通常構件中的鋼筋溫度低于此值,可以說火災一般對I、II級鋼筋的影響不很大。但是,在600℃以上的高溫卻使冷卻后的冷拔低碳鋼絲強度大幅下降40%左右,從中可以說明火災對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板的影響較大,由于建筑荷載大部分承重在板上,從而破壞結構的整體性,造成更大的危害。

   四、鋼筋砼結構加固的幾種加固技術

   1、預應力下?lián)卫瓧U加固法

   對預應力筋對結構中的梁、板進行加固,首先在需加固的受拉區(qū)段外面補加預應力筋,然后張拉預應力筋,并將其錨固在梁(板)的端部。鋼筋砼構件采用預應力下?lián)问嚼瓧U加固定后,形成一個由被加固構件和下?lián)问嚼瓧U組成的復合超靜定結構體系,在外荷載和預應力共同作用下,拉桿中產生軸向力并通過與構件的結合點,傳遞給被加固構件,抵消了部分外荷載,而且還能較大幅度地提高結構整體承載力。

   圖1 體外預應力法在某橋梁加固中的應用

   2、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指在原受彎構件的上面或下面再澆一層新的砼和補加相應的鋼筋,以提高原結構構件承載力的方法。它是工程中常用的一種加固方法。在鋼筋砼受彎構件受壓區(qū)加砼現(xiàn)澆層,可增加截面有效高度,擴大截面面積,從而提高構件正截面抗彎,斜截面抗剪能力和截面剛度,起到加固補強的作用。在適筋范圍內,混凝土彎變構件正截面承載力隨鋼筋面積和強度的增大而提高。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并具有成熟的設計和施工經驗;適用于梁、板、柱、墻和一般構造的加固。

   3、粘結外包型鋼加固法

   外包鋼加固是把型鋼或鋼板包在被加固構件的外邊,外包鋼加固鋼筋砼梁一般應采用濕式外包法,即采用環(huán)氧樹脂化灌漿等方法把型鋼與被加固構傭粘結成一整體,加固后的構件,由于受拉和受壓鋼截面面積大幅度提高,因此正截面承載力和截面剛度大幅度提高。該法也稱濕式外包鋼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簡便、現(xiàn)場工作量較小,但用鋼量較大,且不宜在無防護的情況下用于600C以上高溫場所;適用于使用上不允許顯著增大原構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載能力的砼結構加固。

   五、鋼筋混凝土結構火災后的加固和修復

   1、火災分類

   火災損害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類:①輕度損害:在局部范圍內的表面損害,邊沿剝落和產生裂縫;②中度損害:結構部件沒有塑性變形,但有嚴重的截面損害以及鋼筋強度降低;③在單個建筑部件和結構范圍中的嚴重損害:承重構件部分或完全失去作用,但不致倒塌;④化學損害:目前最重要的情況是聚氯乙烯燃燒氣體對混凝土結構的侵蝕。

   2、加固修復原則

   修復加固設計應簡單易行、安全可靠、經濟合理;要注意被加固構件的節(jié)點構造和施工方法,保證加固部分與原結構共同工作并考慮加固對建筑物總體應力變化的影響。由于修復加固的構造及施工方法與正常建設時不同,故必須強調精心施工,確保質量。

   對于火災教嚴重的情況,鏟除損壞的混凝土,必要時加鋼筋來保證結構部件具有完全的承載力,按照需要的尺寸用相應的混凝土給截面復原,加固可采用置換、繞絲、粘鋼和粘玻璃鋼等方式。

   對于不影響結構部件的承載能力的輕度損害,只要鏟除松弛的混凝土部分,再進行填補,作好混凝土表面,以保證鋼筋不受銹蝕。

   對于能夠造成結構承載能力降低的中度損害,應小心地鏟去損害的混凝土層。這種混凝土層從火燒的顏色即可看出,不必對其強度作精確的調查,而火燒顏色因混凝土組成和達到的溫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受損的混凝土呈鍺紅色存留的混凝土表面最好利用噴砂清洗干凈并弄粗糙。如果鋼筋強度降低,需要置放附加鋼筋。最后用相應強度的新混凝土給截面復原。新、舊混凝土之間必須有良好結合,鋼筋與混凝土必須有良好結合,根據(jù)結構部件的不同。大多采用噴射混凝土或者模板澆注。

   3、加固修復方法

  ?。ㄒ唬┲拥募庸桃话闶遣捎冒卜湃μ走M行的,圈套尺寸的選擇應保證能有足夠地方放置附加鋼筋,并能順利澆灌混凝土:圈套大都做成模板,柱子較高時可分節(jié)制作加固時謹慎地鏟去全部受損松弛的混凝土,保證柱子中不留內部裂縫,必要時采取加支架等安全措施。柱子的加固還應按照應力要求放置附加鋼筋,要采用細鋼筋做箍筋,布置密度要大。

  ?。ǘ┝旱募庸?。尤其是板梁大多總是在下側被燒損,即火災損害主要在受拉區(qū)。由于混凝土層剝落,常使鋼筋外露,加固時應加必要的附加鋼筋。在鏟除松弛受損的混凝土層后,再將附加筋放置到梁上,保證附加鋼筋的良好錨接:另外在梁上應優(yōu)先采用噴射混凝土。在板上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混凝土覆蓋層不能保持?。欢窍旅娴匿摻羁赡芡饴?,在一些地方混凝土與鋼筋之間不存在任何聯(lián)接。這兩種情況下都應高度注意鋼筋的強度,要配置足夠的附加鋼筋。對砌體等其它建筑構件的加固也應按類似的方法進行。

   六、結束語

   在今后鋼筋混凝土橋梁火損檢測與加固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施工的技術,通過可靠的檢測技術和加固技術來提高橋梁的抗火和抗外力的水平,從而提高橋梁運行的安全性。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