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集美大學僑聯主席楊行健:從規(guī)劃入手破解交通難題
2016-01-18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老話把‘衣食住行’列為民生四大要素,現如今,‘行’應當擺到第一位。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更關乎城市的發(fā)展、百姓的幸福。”昨日下午,市政協委員、集美大學僑聯主席楊行健在說到廈門交通問題時這么認為。

        楊行健去年提交的《破解目前廈門交通難題的思考及對策建議》的提案被評為2015年市政協優(yōu)秀提案,是僅有的三個個人優(yōu)秀提案之一。今年,在實地調研后,他從車道設置、交通信號燈調控以及公交線路設計三大方面提出《對我市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的再建議》。

        楊行健舉例說,大學路(廈大圍墻外)與演武路交叉口常常堵車,是因為該前行車道僅一條,卻要容納直行、左轉、右轉的車流,遇紅燈時,只要前面有一部直行或左轉車停下,隨后的不應受紅燈限制的右轉車就動彈不得。

        “恰恰這個路口右轉車占了全部車流的80%以上,而且每次綠燈很短,只能通過大約9部車。相比較,鄰向的演武路口每次亮綠燈可通行26部車?!?br />
        為此,楊行健建議,將這條路改為單行道,禁止從白城往演武路方向行車,公交車除外,社會車輛改走演武大橋。或者實行另一方案:在大學路路口再擴出一條右轉車道(可從人行道騰出地盤或征用廈大一小塊綠地),只要右轉車道不被別向車堵住,這條路就很暢通。

        在這份“再建議”中,楊行健對包括文曾路與廈禾路交叉口在內的8條道路擁堵點和較大調頭區(qū)提出了具體建議,還建議在利用科技手段疏導交通方面,研發(fā)“智能感應調控紅綠燈”系統。

        “只有不斷完善大公交系統,再加上慢行系統,即增設沿線公共自行車??奎c,讓我市公共交通資源不斷得到合理優(yōu)化,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市交通的擁堵問題?!睏钚薪≌f。

        (許蔚菡)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