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標準化管理打造桂林農村公路品牌
2016-04-02 
        

        桂林市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要求綠化工程、便民候車亭等與公路同步建設。

        梁琪青通訊員吳麗霞攝影報道

        從2011年起,桂林市在全區(qū)14個地級市中率先推行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工作,按照“擴大成果、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的基本要求,努力實現桂林農村公路“管理規(guī)范、質量優(yōu)良、安全暢美”的目標。一條條平整、美觀、暢通的農村公路,穿梭于桂林的青山綠水間,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將廣大農民群眾送上通往小康的幸福路。

        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四化”目標

        晴天時塵土飛揚,雨天時泥濘不堪,路面狹窄難行……這是許多桂林人對于農村公路的深刻記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農民對路的要求不再只是“通”,科學管理養(yǎng)護農村公路,提升桂林農村公路的管理服務水平,成為桂林市交通運輸部門“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

        為升級桂林的農村公路,桂林市交通運輸局結合本地實際,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全面推行了“建設過程、養(yǎng)護管理、路政管理、基礎工作”全程標準化的“四化”目標,并出臺了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指導意見、工作方案、農村公路附屬設施規(guī)范標準等系列文件,對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工作做出了細致明晰的規(guī)定,要求每項工作都達到標準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

        桂林市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處主任廖建軍介紹,桂林市是個旅游城市,山水風光資源優(yōu)勢明顯,農村公路建設要與旅游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推行標準化管理,是與桂林市的區(qū)域特色及經濟特點相匹配的。

        按照國家和自治區(qū)公路建設養(yǎng)護工作的有關要求,桂林市在開展農村公路建設中,公路等級也從原來的四級逐漸向三級以上發(fā)展,安保設施、綠化工程、便民候車亭等與公路同步建設,更加注重公路整體美觀和連接部位的處理,同時對路基寬度、路面厚度、路面刻紋、水溝、擋墻等提出了具體要求。在養(yǎng)護中,對路面、路肩、排水、橋涵(構造物)、綠化等各項設施實行全方位養(yǎng)護;在路政管理中,明確了隊伍建設、路政裝備、內業(yè)管理、執(zhí)法程序、路容路貌管理等內容;在基礎管理工作中,對辦公場所整潔衛(wèi)生、辦公場所美化綠化、各項職責制度上墻以及“一路一檔”、“一案一宗”檔案管理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形成了桂林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工作的特點與亮點。

        “十二五”期間,桂林市交通運輸局大力實施“通暢”和“連通”工程,在項目建設中嚴格落實標準化管理要求,加強現場指導和督促檢查工作力度,推廣臨桂、陽朔等縣(區(qū))先進經驗。全市共完成標準化建設公路1478條,建設里程5327公里。養(yǎng)護方面,修訂完善了《桂林市農村公路管理和養(yǎng)護體制改革方案》,各縣(區(qū))交通運輸局抓住開展“農村公路管理養(yǎng)護年”活動的契機,積極爭取縣(區(qū))政府支持,進一步明確和理順了管理養(yǎng)護主體,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了轄區(qū)內農村公路養(yǎng)護實施辦法,落實了養(yǎng)護資金,推動農村公路管養(yǎng)工作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五年來,全市共創(chuàng)建養(yǎng)護管理示范鄉(xiāng)鎮(zhèn)34個、示范路135條,目前,農村公路平均綠化率達58.6%,縣道綠化率達到98%。

        2012年,桂林市正式啟用了“桂林市公路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立了科學、規(guī)范的管理和考評體系,為桂林市農村公路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學、規(guī)范、便捷的管理平臺,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且推進了農村公路現代化管理進程。

        廖建軍說:“每年市里都會召開一次農村公路標準化現場會議,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教育、進行業(yè)務考試,通過實施分片負責、專人指導督查的方式扎實開展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工作,全面推行標準化管理‘四化’目標?!?br />
        高質量打造桂林品牌

        在陽朔、荔浦、恭城等縣,高質量的標準化農村公路四通八達。每到周末,許多桂林市區(qū)市民就開車到各縣觀光旅游,讓當地的鄉(xiāng)村休閑旅游著實火了一把。

        為切實保障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十二五”以來,桂林市交通運輸局深入開展“質量興市”和工程領域專項治理活動,并先后出臺了《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指導意見》《農村公路建設市場施工及監(jiān)理企業(yè)信用評價規(guī)則實施細則》《整頓和規(guī)范桂林市農村公路市場秩序若干意見》和《桂林市農村公路工程質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力保建設高質量、高標準的農村公路工程。

        在質量監(jiān)督及市場監(jiān)管方面,各縣區(qū)建立了完善的縣(區(qū))質量監(jiān)督管理制度,積極落實專人開展質量監(jiān)督工作,充分發(fā)揮農村公路中心實驗室作用,實行農村公路質量管理責任制。

        據悉,陽朔縣、永??h因地制宜出臺了本縣農村公路質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責任明確、目標清晰的質量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項目專人負責制,切實將質量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員身上,確保各項質量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臨桂區(qū)、永福縣農村公路中心實驗室積極依托有資質的試驗檢測機構展開合作,落實專職檢測人員開展試驗檢測工作,為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質量、檢測、鑒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在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深化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桂林市還根據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的實際,開展景觀道路創(chuàng)建工作,以現有道路條件為骨架,通過改建、改造和大修相結合,創(chuàng)建綠化、美化、生態(tài)、文化為一體的農村公路景觀路,打造桂林農村公路品牌。2015年,全市共計完成76條754公里景觀路創(chuàng)建工作。

        高標準讓農村路華麗轉身

        筆者一行驅車在臨桂區(qū)飛機坪—南邊山公路上馳騁,道路兩旁的樟樹排列整齊,讓這條農村公路更顯得平整美觀。這是桂林市實施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后打造的一條標準化樣板路,也是桂林市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的一個縮影。

        臨桂區(qū)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所養(yǎng)護股股長王建文介紹,這條縣道長39.147公里,過去是農村最常見的四級沙土路,晴天滿是塵土,雨天一路爛泥,讓路過的老百姓抱怨不已。

        如今,這條路已舊貌換新顏,無論是路基還是路面,都比原先拓寬了不少,新鋪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筆直平整,新設的路肩墻讓道路的外觀大有改善,減速線的設置提升了道路的安全性,清晰規(guī)范的標志標牌大大便利了來往的司機,波形護欄讓這條農村公路的安全系數大大增加,實現了從“通暢型”向“舒適型”的華麗轉身。

        廖建軍說:“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農民自有辦法;路不通,誰都沒有辦法。”

        陽朔至白沙特色農業(yè)(金桔)核心示范區(qū)道路的建成,不僅帶動了陽朔縣百里新村現代特色農業(yè)(金桔)核心示范區(qū)的建設,更使農業(yè)與旅游產業(yè)有機結合,道路沿途還設有休閑度假山莊、攝影基地、觀景臺等豐富的旅游資源,形成了一條鄉(xiāng)村旅游線路。

        2014年底,陽朔縣還著力打造遇龍河沿岸景觀公路(即工農橋至驥馬公路、遇龍河觀景步道)。2015年2月底,兩個項目同時建成。景觀公路的投入使用,實現了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同步提升。2015年上半年,遇龍河生態(tài)示范區(qū)接待游客達370萬人次,同比增長18%,沿線19個自然村新增農家樂53家,70%的老百姓吃上旅游飯,實現了當地群眾就地轉移就業(yè),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形成了環(huán)境改善、產業(yè)發(fā)展與群眾增收良性互動的局面。

        廖建軍表示,“十三五”期,桂林市將繼續(xù)深化標準化管理工作,繼續(xù)加大景觀道路創(chuàng)建,打造桂林市農村公路標準化管理的升級版,全面提升桂林市農村公路形象,讓農民早日走上致富路、幸福路。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