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4日23時,宜春市北部再次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靖安、奉新、銅鼓及袁州區(qū)等地最大降雨量超過300mm,連續(xù)強降雨超過48小時,全市公路基礎設施再受重創(chuàng),公路直接經濟損失1.09億元,其中國省干線損失8144萬元。面對嚴重災情,該市公路部門聞汛而動,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市縣兩級公路應急隊伍立即投入搶險保通工作。
此次損毀遠超“6.15”特大暴雨災害。一是受災面大。該市有19條國省道和列養(yǎng)縣鄉(xiāng)道33處交通中斷,特別是靖安的宋水線天門坎段、石鎮(zhèn)線羅灣段,明月山的三明線、樟排線,奉新東華線甘坊至百丈段、車坪橋,銅鼓銅大線等公路共10處交通中斷。二是受災形式各異。主要是路基路面沖毀,共6條26處;山體滑坡(集中在宋水線、安躁線、三明線旅游路)共3條8處;橋梁損毀3座;路面嚴重積水15條32處。三是農村公路損毀嚴重。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本次暴雨沖毀我局管養(yǎng)的農村公路橋涵76座,沖斷、沖空農村公路316余處,125公里。
災害發(fā)生后,宜春市公路部門迅速響應,積極應對。北部受災嚴重,靖安、奉新、銅鼓、明月山等公路部門全員上陣,奮力自救,組織突擊隊對受損路段進行及時搶修,對一時難以修復的危險路段設立了警示標志。7月4日,共計投入資金近500萬元,運輸車370班次,鏟車及裝載機66臺班,砂石料26200余方,910多人投入到搶險救災第一線。省市兩級公路部門緊急調運的戰(zhàn)備鋼橋,已于6月30日送達到奉新縣車坪橋,正在抓緊架設。此外,該市公路部門領導分片督導指導抗災。7月4日下午,該市公路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領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4個防汛搶險工作小組,緊急分赴各縣市察看防汛抗災情況,指導全力開展公路基礎設施修復及搶通工作。目前,公路搶險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