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6號線隧道全線貫通 年底通車在望
2016-10-08
今年武漢將迎來兩條地鐵線路的開通,繼地鐵機場線全線試跑后,地鐵6號線工程取得標志性進展。昨日武漢地鐵集團宣布,9月29日最后一臺盾構機正式穿越漢江抵達武勝路站點,地鐵6號線實現雙線貫通。盾構軌道的貫通意味著地鐵6號線正式邁入開通倒計時階段。地鐵6號線是武漢首條大容量地鐵線,也是第二條越過漢江的地鐵線路,通車后將給江城市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探訪:
穿越漢江打通最后一環(huán)“三管齊下”保順利開通
昨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了武勝路站點,這里是地鐵6號線連接漢陽、漢口的最后一環(huán)。走進工地,兩個3米多高盾構機的盾尾外殼吸引了記者注意,施工人員告訴記者,這里是盾構機剩下的部分,盾構機主體已于4日前后調離了施工現常從施工平臺上向盾構井內望去,可以看到已經掘進完成的軌道洞口。
隨后記者通過武勝路站點的入口進入到了盾構隧道口,從外面往洞里看,此時隧道墻壁上的管片已經鋪設完成,施工人員在操作平臺上正在進行洞口的加固作業(yè)。線路將橫穿漢江,抵達琴臺站點,而這段越江區(qū)間隧道的貫通也是打通地鐵6號線的最后一道命脈。據了解,此前地鐵6號線的漢陽段和漢口段已經陸續(xù)貫通,但由于琴臺站至武勝路站越江盾構區(qū)間的施工難度大,成為了整條線路貫通的最后一環(huán)。
地鐵6號線能否如期開通?記者在現場看到武勝路站點已經進入到了裝修階段,站臺上的屏蔽門正在安裝之中,而站廳層的直達電梯和墻磚也正在施工中。琴臺至武勝路區(qū)間的項目負責人夏松林介紹,目前站點裝修和軌道鋪軌工作正在同步進行。據了解,為了保證線路順利開通,此前地鐵6號線采取“三管齊下”的模式,盾構機掘進完成的隧道已經開始了鋪軌工作,而站點施工也在同步進行。隨著雙線軌道貫通后,接下來將進行軌通、電通等施工作業(yè)。
險要:
漢江底修“過山彎道”琴臺乘車要下8層樓
地鐵6號線全長35.95km,分為漢口段和漢陽段,而整個盾構掘進過程中,從琴臺至武勝路的越江隧道盾構可謂是最大的一個難點,該段隧道穿越漢江,起于漢陽琴臺站,止于漢口武勝路站,分為左右兩線,左線全長1704米,右線全長1687米,其中隧道越江段長約525米。由于江底地質情況復雜,區(qū)間走線整體下沉3米,也增加了施工難度和工期壓力。
琴臺站是目前武漢地鐵最深的一個站點,最大埋深達32米。市民從地面下到站臺乘車,相當于要下8層樓。而從琴臺站出發(fā)后,進入江底足足繞了三個彎。由于需要避開江底沿線的障礙物,同時避免列車在武勝路段90度大轉彎,線路產生三個最小半徑350米的曲線,如同“S”形。“這就相當于是地鐵列車在走盤山公路。”
這次走的“過山彎道”卻險中有險。“我們這次走的線路從橫截面上看是S形,從縱截面上看則是一個大V形。”夏松林介紹,這相當于走1公里的路程需要上下29米高的坡度。“這江底的‘過山彎道’雖然險,但等線路通車后,列車照樣能如魚得水般平穩(wěn)行駛。”
挑戰(zhàn):
江底掘進遇到黏土層 盾構機邊“吃”邊“洗胃”
作為地鐵6號線全線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琴臺至武勝路越江區(qū)間從去年始發(fā),但是越漢江段卻遇到了一個“世界性”難題——黏土層,“遇到黏土層,光靠盾構機本身根本無法順利掘進。”施工方中鐵一局地鐵6號線十標段項目副總經理張鵬翔介紹,掘進過程中,盾構機刀盤很容易被黏土堵住,土難以排出,刀盤自然轉動不了,“這就好比是一個人吃東西,但是胃卻消化不了,自然什么都吃不進去了”。
為了能讓盾構機消化黏土,施工前還特意研究是否使用分散劑,能夠快速將黏土稀釋,但是由于分散劑需要長期浸泡才起效果,最后還是放棄了該方案。那該怎么辦呢?“最后只有采取幫盾構機‘洗胃’的方法。”張鵬翔介紹,盾構機經過改裝后,增加了開口率,同時用高壓水對刀盤、盾構機背部進行沖刷,在高水壓下將黏土打掉,最后跟著泥水管道排出隧道。
由于被黏土“咬住”,這段掘進整整用了四個月,“盾構機平均每天走兩環(huán),最難走的時候只能走一環(huán),也就是1.5米”。由于盾構機在不斷作業(yè),地下隧道又是較為密閉的環(huán)境,“那時一進去就大汗淋漓,施工人員都是穿著褲衩在施工”。
困難:
汛期遭遇涌水涌沙險情 地鐵酷暑打響“搶修戰(zhàn)”
此前地鐵6號線琴臺至武勝路區(qū)間的右線從去年12月始發(fā),而左線從今年1月始發(fā),右線于8月中旬成功抵達武勝路,為何左線卻來遲了?就在今年7月份,琴武區(qū)間左線出現涌水涌沙險情,武漢地鐵打響了和時間賽跑的“搶修戰(zhàn)”。
7月正值汛期,“那時漢江水位已經超過親水平臺1.5米,軌道內遭遇的水壓非常大,這是武漢地鐵建設中遇見的歷史性高水位。”夏松林介紹道,由于水壓過大擊穿了盾構機的尾刷,“尾刷是盾構機的一個密封裝置,這好比是擊壞了盾構機的保護膜。”因此搶險中需要在隧道內重新更換尾刷。這場“搶修戰(zhàn)”一直到8月中旬才算正式完結。
最后500多米的距離盾構機掘進較順利,1個半月后正式抵達武勝路站點,完成越江盾構使命。
期待:
吃喝玩樂最齊全的地鐵 運營線路中的“換乘之霸”
武漢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工程由沌口開發(fā)區(qū)的東風公司站至東西湖區(qū)金銀湖公園站,橫跨漢江,全長35.95公里,設車站27座。值得注意的是,地鐵6號線開通后,能分別與已運營的1、2、3、4號線路換乘,分別在體育中心南站換乘3號線、鐘家村站換乘4號線、江漢路站換乘2號線、大智路站換乘1號線、香港路站換乘3號、常青花園站換乘2號線??芍^是運營線路中當之無愧的“換乘之霸”。
線路從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通過漢口腹地進入東西湖,串聯起了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海洋公園、中山大道、園博園,可謂是目前吃喝玩樂最齊全的一條地鐵線路。地鐵6號線首次采用大容量列車,采用的是A型車,長度、寬度均大于B型車,每節(jié)最大載客量310人,較B型240人多出70人,全車比現在2號線的B型車載客量多出420人。但是運營時速和B型車相當,按照60公里/小時計算,36分鐘即可跑完全程,這也就意味著,漢陽伢坐上地鐵6號線用不了半個小時即可抵達“百年老街”中山大道、園博園等地,這樣的愿景在今年年底即可實現。
目前,地鐵6號線右線軌道鋪設完成,預計在本月底將完成左線軌道鋪軌。27座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完工,站廳站臺裝修進入收尾階段,地面正緊張進行出入口、風亭的建設及道路、園林綠化恢復工作。其中備受關注的中山大道4個站點中,六渡橋站、江漢路站已開始逐步退圍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