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白明高速公路建設見聞
2016-10-18
(原標題: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白明高速公路建設見聞)
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白明高速公路建設見聞2016-10-1804:28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嚴存義路明
“戈壁巨龍”欲騰飛
——省公航旅集團白明高速公路建設見聞
嚴存義路明
前不久,在祖國南方,被稱為“超級工程”的港珠澳跨海大橋實現橋梁全線貫通,向世人展示了我國橋梁建設的非凡能力和巨大成就。
而在我國北方,也有一項“超級工程”正在加緊建設,那就是北京至烏魯木齊高速公路。這條綿延數千公里、橫跨中國北方的“戈壁巨龍”,是新疆東進內蒙古、河北、北京及華北、東北等地的一條重要大通道,縮短了新疆東進東北、華北距離約1000公里。
這條大通道跨越我省境內130多公里,即白疙瘩至明水高速公路,由我省大型企業(yè)集團——省公航旅集團投資建設。
9月23日,白明高速公路及其連接線工程全線建成,正在加緊工程驗收、環(huán)境整治等收尾工作,預計11月中旬通車試運營。
近日,記者走進大漠戈壁,深入廣大無人區(qū),近距離感受這條“戈壁巨龍”的雄姿。
攻堅克難: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白疙瘩至明水高速公路主線起點位于蒙甘交界處的白疙瘩,順接內蒙古境內臨河至白疙瘩段高速公路,終點位于甘新交界處的明水村,順接新疆境內正在建設的明水至哈密段高速公路。路線總體走向由東向西,建設里程134.4公里。
同時,該項目還有一條重要的連接線——馬鬃山至橋灣連接線,起點位于京新高速馬鬃山互通立交,終點位于瓜州縣橋灣鎮(zhèn),與G312線相接。路線總體走向由北向南,建設里程157公里。
深秋時節(jié),戈壁灘上的陽光明媚燦爛。我們驅車從玉門市出發(fā),沿G312高速公路行進40多公里,在橋灣鎮(zhèn)出高速,一路向北沿剛剛建成的橋灣至馬鬃山二級公路直奔中蒙邊境的馬鬃山而去。
眼前,黝黑發(fā)亮的柏油馬路伸向戈壁深處,高速行駛的汽車感覺不到一點顛簸。省公航旅集團白明高速項目辦主任人徐秉宏告訴記者,這條連接線是按照高速公路半幅標準設計的,要比普通的二級公路建設標準高。連接線建成后,將成為進出馬鬃山的重要通道和生命線。
過馬鬃山鎮(zhèn),再往前5公里,就與白明高速公路相連接。眼前寬闊平坦的白明高速已全面建成,分離式路基將公路分成并行的兩條,猶如兩條黑色飄帶鑲嵌在茫茫戈壁,又如兩條騰飛的巨龍,使沉寂了千萬年的大漠戈壁,一下變得生機勃勃。
然而三年前,當建設者們第一次進場時,這里還是一片廣袤無人區(qū),沒路、沒水、沒電、沒通訊信號,施工條件異常艱苦。“從橋灣到馬鬃山開車要5個小時,到玉門市辦事必須同時出兩臺車,萬一半路車子拋錨、沒信號大家就聯系不上了。”徐秉宏說。
對于建設環(huán)境的艱苦,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路面3標項目經理李朝朋總結了一段打油詩:“天蒼蒼,野茫茫,百里無人地空曠;水靠拉,電靠發(fā),打電話往山上爬;雨不下,風常刮,屋里屋外全是沙;日曬強,水堿大,皮干唇裂臉變花……”
“面對惡劣的條件,全體參建人員沒有被嚇倒。”項目辦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省政府要求,白明項目必須在2016年底前建成通車。省公航旅集團全力以赴組織遠大路業(yè)集團等參建人員攻堅克難,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狠抓項目質量和進度,提前兩個月順利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
“沒路,自己修;沒電,自己發(fā);沒水,自己購買設備凈化地下水;沒通訊,自己建基站解決……”省公航旅集團白明高速項目辦副主任孫泓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他們因地制宜,不斷創(chuàng)新,在工程質量管控上想了很多辦法,取得積極成效。項目辦與施工單位負責人、監(jiān)理負責人簽訂質量責任書,將質量責任落實到人頭;項目辦實行業(yè)主代表制,業(yè)主代表深入一線對責任標段施工質量進行督察,嚴格實行獎罰制,對不合格路基、橋涵、路面等及時返工,確保施工質量;各施工單位安裝凈化設備,對工程施工用水進行二次凈化,確保達到施工要求;在路面施工中,項目辦加強對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利用GPS定位系統,對全線所用瀝青進行全方位實時監(jiān)控,確保瀝青質量。
特別是針對當地土地含鹽量高的問題,項目辦要求施工單位采用無鹽砂石做路基,嚴禁使用鹽漬土,同時鋪設土工布,隔斷地下鹽層上升,確保路基含鹽量達標和質量穩(wěn)定。
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業(yè)主自管模式
對于干了20多年公路項目工程的徐秉宏看來,好工程是“建”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沒有有效的管理,就沒有優(yōu)質的工程。
在白明項目建設中,省公航旅集團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業(yè)主自管模式”,成為全省首個進行業(yè)主自管模式改革的試點項目,為我省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創(chuàng)出一條新路子。
項目辦牢牢從建立“優(yōu)化管理機構、提高管理效率、節(jié)約管理成本”的業(yè)主自管模式思路框架入手,本著責權一致、分工合理、責任落實和專業(yè)管理的原則,優(yōu)化管理機構,精簡管理流程。
深入一線,抓好細節(jié)。項目辦在主線5個路面標和連接線4個路面標設置了7個業(yè)主代表組,將項目辦管理人員的三分之二充實到現場管理一線,全面負責所轄標段內的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環(huán)保和計量支付、合同管理等工作,保證在取消社會監(jiān)理單位的情況下,既能夠高效地履行好監(jiān)理的工作職能,又使項目建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都得到有效保證。
成立業(yè)主代表試驗檢測組,履行原來監(jiān)理模式下的試驗室和原來單獨招標的第三方檢測常規(guī)試驗檢測工作職責。抓住質量管控這個“牛鼻子”,建立質量管理六項保障機制,即:分部、分項工程開工申請備案制;現場旁站制;對隱蔽工程、重要工序由業(yè)主代表工程師進行旁站;聯合檢查驗收制;中間交工驗收或備案制;第三方試驗檢測制。
同時,項目辦每季度對各業(yè)主代表組、承包人質量保證體系和自檢體系的運行情況分級評定,實行動態(tài)管理,評價結果和承包人企業(yè)信用評價掛鉤。對各業(yè)主代表組工作,從組長到各崗位進行考評比,每月實行內部通報,從分管領導到各級責任人,逐級通報,逐個懲處,通過層層傳導壓力,讓人人肩上有擔子,每個崗位有責任,提高制度的威懾力和工作的執(zhí)行力。精細的內部管理成為業(yè)主自管模式試行的有力保障。
“試行自管模式,感到責任更加重大。”徐秉宏告訴記者,最近白明項目建成了,他開車在全線跑了幾個來回,感到很自豪。“幾年來大家都付出了艱辛努力,希望交上去的是一份滿意的答卷。”他說。
注重環(huán)保:嚴格保護沿線生態(tài)環(huán)境
采訪中記者發(fā)現,無論是白明項目主線,還是連接線,路基兩邊都整理得很平整,幾乎看不出施工的痕跡。路基基坑均用碎石碾壓,防止揚塵。施工中減少車輛對戈壁灘的碾壓,盡量保持生態(tài)原貌。
白明項目處在大漠戈壁,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壞,很難恢復。對此,項目辦高度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在施工過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
戈壁荒漠地下水短缺,為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利用和破壞,項目辦一方面通過凈化地下水供應工程建設,另一方面邀請當地氣象部門,成功實施人工降水,在大大小小的路基基坑中蓄滿了雨水。“加上今年夏天下了一次暴雨,基本解決了路基建設用水問題,大大節(jié)省了對地下水的采用。”項目辦負責人告訴記者。
京新國家高速是華北、東北地區(qū)西進新疆最便捷的一條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后將成為最繁忙的運輸大通道之一。承擔著如此重要的運輸任務,白明項目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同時,決心將白明高速建成一條生態(tài)路、環(huán)保路和景觀路,為整個京新國家高速增色添彩。為此,項目辦精心設計,在公路沿線建成了戈壁北山羊、西域駝隊、神舟飛船等雕塑,在部分路段建設文化墻,介紹甘肅特色文化和風土人情。
同時,考慮將來車流較大的因素,在馬鬃山建成10進10出共20個車道的高標準收費站,收費廣場寬度達到126米,成為目前全省最大的高速公路收費廣場;建成占地500畝的馬鬃山服務區(qū),加油、餐飲等所有服務設施一次到位。“我們也要讓服務設施成為沿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項目辦負責人如是說。
大漠展雄風,戈壁騰巨龍。踏著時代的腳步,既將建成通車的白明高速公路猶如一根跳動的脈搏,為祖國大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期待“戈壁巨龍”展翅騰飛!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
編輯:[楊晨雨]
(原標題:甘肅省公航旅集團白明高速公路建設見聞)
本文來源:每日甘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