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山路下穿隴海路隧道下月中旬有望通車
2017-03-23
(原標題:紫荊山路下穿隴海路隧道下月中旬有望通車)
建成后的效果圖現(xiàn)場施工圖
紫荊山路下穿隴海路隧道
下月中旬有望通車
本報訊因地處市中心,又是兩條主干道的交會處,紫荊山路下穿隴海路隧道工程自開工以來備受市民關注。不過,該工程推進進度緩慢,周邊市民很想了解,工程推進慢原因何在已經施工到何種程度什么時候開通鄭報融媒記者昨日進行了詳細采訪。
鄭報融媒記者冉小平
通訊員王丹玉文/圖
隧道雙向六車道,兩側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
據介紹,紫荊山路下穿隴海路隧道工程南起隴海北一街,北至熊兒河橋南側,全長約480米,規(guī)劃紅線寬60米。其中,隧道暗埋段長約270米,為南倉街至廣元路段,暗埋段雙向6車道。
暗埋段上方有地面道路,雙向6車道,中間設寬10米的中央分隔帶,與隴海路平交。與隧道銜接處為雙向8車道。兩側各有一條非機動車道和一條人行道。
紫荊山路下穿隴海路隧道工程系“暢通鄭州”的組成部分,也是花園路—紫荊山路準快速化的一部分。整條隧道開通后,快車道車流直接從暗埋段通過,可有效提高南北向車流的通行效率,也可減輕紫荊山路與隴海路地面道路的交通負擔。
工程施工慢,受多重因素影響
根據工期安排,該工程隧道段于去年2月開通,整體工程應在去年7月份完工。據此計算,截至目前,工程進度已經推遲1年。工程進度不能按時完成,長期影響到周邊居民出行,同時隴海路高架紫荊山路兩條下橋匝道也不能開通,對整個市區(qū)交通都有一定影響。
工程為啥進度慢施工方現(xiàn)場負責人衛(wèi)振解釋,主要受3方面因素影響:一是管線遷改耽擱了施工進度。他們是前年1月進場的,但去年3月管線遷改才全部結束。二是該工程位于地鐵2號線盾構段上方,土方開挖期間正是地鐵2號線試運行時,考慮到地鐵2號線的安全運行,其間又更改、論證施工方案,前后耽擱了較長時間。三是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有效施工時間有限,去年7月份以來工地多處于停工和半停工狀態(tài)。
工程量已完成七成,下月中旬隧道段可開通
目前工程進度如何記者昨日在現(xiàn)場看到,整個隧道暗埋段已經貫通,敞開段北半幅路基已做好,下一步需要打混凝土、做水穩(wěn)和鋪設瀝青。南半幅受管線遷改影響,路基還未搶出來,部分工人在現(xiàn)場見縫插針地施工。
衛(wèi)振介紹,目前工程量已經完成了74%。按照現(xiàn)有工期安排,若后期不受天氣管控影響,計劃4月15日隧道段主體通車,隴海路東西向路面恢復暢通。
此外,5月底,除西向南車道不能開通外,所有機動車輔道可實現(xiàn)通車,并可實現(xiàn)右轉。
衛(wèi)振解釋,西向南車道主要受地鐵2號線人行出入口通道施工影響,該段下方需先預制箱涵,之后再做路面施工,需要耽擱一定時間。
(原標題:紫荊山路下穿隴海路隧道下月中旬有望通車)
本文來源:中原網-鄭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