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5月19日,記者從四川交投川高樂西公司獲悉,經過2個月的施工,樂山至西昌高速公路大涼山1號隧道出口端平行導洞正式進洞,將為后續(xù)TBM(全斷面巖石隧道掘進機)進場施工提供輔助。這意味著,四川高速公路最長隧道建設進入“實戰(zhàn)”。
在建中的樂西高速自樂山市馬邊縣引出,經涼山州雷波縣、美姑縣,到達昭覺縣,穿越大小涼山地區(qū)腹心地帶,是我省一條重要的扶貧大通道。線路將從大風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嘛咪澤省級保護區(qū)以及大熊貓棲息地保護區(qū)經過,對環(huán)保要求極高。為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設計采用隧道方式穿越敏感區(qū),這也誕生了長度超過15公里的大涼山1號隧道。此前,四川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是巴陜高速米倉山隧道,長13.8公里。
長度超過15公里的超特長隧道,建設是一大挑戰(zhàn)。綜合考慮地質、地形、環(huán)保等因素,大涼山1號隧道決定采用TBM施工作為輔助施工,這也將是國內高速公路首次引入TBM進行建設。TBM集破巖、運渣、支護等于一體,具有掘進速度快、利于環(huán)保、綜合效益高等特點,常用于鐵路隧道、水利工程等施工。
TBM將在左洞、右洞之間掘出一條平行導洞,建設者再從洞內進入設置作業(yè)面,完成隧道左右洞的建設。為方便TBM施工,建設者將采用傳統(tǒng)鉆爆法率先掘進100余米。今年3月起,建設單位中鐵十八局在大涼山1號隧道出口端開始施工,經過2個月的建設,挖填了33萬方路基,打通了進入平行導洞的壁壘,順利進洞。
中鐵十八局大涼山1號隧道項目總工劉曉春介紹,將用于大涼山1號隧道建設的TBM約170米,直徑7.93米,計劃6月中旬從長沙開始啟運,經現場組裝后,預計7月底開始掘進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