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橋資訊 > 正文
和燕路過江隧道右線即將挑戰(zhàn)最險段 壓力相當于“頭頂”80層摩天大樓
2020-11-30 來源:南報 

  (融媒體記者馮興)和燕路過江通道中承擔“穿越長江”重要任務的“振興號”盾構機,近日已順利通過上軟下硬地層,即將挑戰(zhàn)整個工程中最艱難也是最關鍵的地段——軟硬不均的全斷面硬巖地層,在這個地段,江底最小覆土層僅10.25米,隧道底到江面距離約79米,最高水壓達到7.9bar,相當于隧道“頭頂”一幢80層的摩天大樓。目前,“振興號”正在進行換刀和帶壓停機準備。

  由市公建中心負責建設的和燕路過江通道位于南京長江大橋和長江二橋之間,是未來八卦洲及周圍地區(qū)重要的交通樞紐。目前建設的和燕路過江通道項目(和燕路至八卦洲的南段)起點位于紅山路的終點,沿和燕路布設,設置隧道穿越幕燕景區(qū)的觀音山和長江后,設高架與浦儀公路交叉,終點止于浦儀公路互通。路線全長5.735公里,其中跨江盾構段長2885米。

  由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右線隧道,采用的是中國首臺采用自主技術和多項國產(chǎn)核心零部件設計制造的超大直徑常壓刀盤泥水平衡盾構機“振興號”,開挖直徑15.03米,配備了國際領先的全智能化管片拼裝系統(tǒng),泥水分層逆洗循環(huán)技術,超前鉆探、超前注漿系統(tǒng),常壓換刀裝置,刀盤伸縮擺動等功能。不久前,它剛剛通過全長160米、深62.25米的江底上軟下硬復合地層,盾構穿越地層中包含了粉細砂、中粗砂、全風化角礫巖、強(中)風化角礫巖等。為減小復合地層對刀具的沖擊力,延長刀具使用壽命,“振興號”掘進速度比之前略降,并進行了三次換刀。目前右線隧道盾構已掘進1692米。

  中交天和和燕路項目常務副經(jīng)理張捷告訴記者,接下來,“振興號”將進入最艱險、最關鍵地段——在隧道最低點位置存在一條斷裂帶F7與線路垂直相交,江底段最小覆土層厚度僅為10.25米,隧道底到江面最高水位距離約為79米,最高水壓達到7.9bar,是目前國內(nèi)隧道工程中水壓最高的。“相當于80層摩天大樓的壓力,或者說相當于一個火柴盒大小的面積上站了十幾個人的重量。”張捷說,在此階段掘進時,水壓大、覆土薄、巖層強度高,盾構機姿態(tài)、管片上浮、隧道滲漏水等控制難度大,施工風險高,易發(fā)生刀具磨損、江水擊穿盾尾等風險。

  記者了解到,為攻克江底掘進的難題,和燕路過江通道右線項目部梳理出在掘進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風險,制定合理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在穿越斷裂帶時,將采用預先對斷裂帶注漿加固、優(yōu)化掘進參數(shù)等方式控制風險源,做到一次性順利、安全完成穿越。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