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首座采用“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雙層模式建造的跨海大橋--溪東大橋,近日完成最后一聯(lián)箱梁的混凝土澆筑。這座跨海大橋計劃年底建成,將成為進出大嶝島的第三條連接通道。
這次澆筑的是這座大橋位于橋中間的第五聯(lián)箱梁,長127.5米,混凝土體積約1500立方米,施工單位歷時25個小時連續(xù)施工,完成這聯(lián)箱梁澆筑。
據(jù)介紹,溪東大橋全長1.4公里,上部結構由33跨箱梁組成,施工上分成10聯(lián)進行混凝土澆筑。大橋于2019年開建,2020年6月開始首聯(lián)箱梁施工,參建單位創(chuàng)新性推行具有高自動化、易管理、風險可控等特點的移動模架工藝,確保了主體施工的質量和進度。這次澆筑完成后,大橋除了預留30米路段進行最后合龍外,其余橋梁均實現(xiàn)了主體建成。
溪東大橋位于新機場片區(qū),跨越南港海域,連接大嶝島和蓮河兩岸,是廈門市首座采用上、下層結構,設置“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的跨海大橋,即上層為機動車道,下層為非機動車道。同時,這座大橋還是全長6.05公里的溪東路(翔安南路至機場快速路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的功能,主線設計時速可達80公里。這座跨海大橋計劃年底建成,屆時,它將成為繼大嶝大橋和南港特大橋之后,進出大嶝島的第三條重要通道。
廈門市政集團開發(fā)公司項目經理 黃緯斌:這條大橋建成以后,將有效連接我們外圍的翔安南路、濱海東大道,還有跟機場快速路有效連接成整體,提升我們機場片區(qū)的路網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