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標條件
本招標項目義龍慶高速公路義烏至龍泉段(麗水段)(下稱“本項目”)已列入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經(jīng)浙江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以浙發(fā)改基綜函〔2022〕119號文批準開展招標工作。建設資金來源:自籌。受浙江省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委托,本項目的招標人為麗水市公路港航與運輸管理中心(下稱“招標人”)。本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xiàn)對本項目勘察設計進行公開招標,實行資格后審。資格審查條件(最低要求)詳見浙江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電子招投標交易平臺、浙江省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和浙江交通網(wǎng)(發(fā)布招標公告媒體)。
2、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
2.1 項目概況
義龍慶高速公路義烏至龍泉段(麗水段)起于牛頭山金華與麗水交界處,遂昌濂竹鄉(xiāng)牛頭山隧道,順接義龍慶高速公路義烏至龍泉段(金華段)終點,沿線途經(jīng)松陽縣赤壽鄉(xiāng)、古市鎮(zhèn)、齋壇鄉(xiāng),與龍麗高速共線約5.9km后經(jīng)松陽縣葉村鄉(xiāng)、竹源鄉(xiāng)、大東壩鎮(zhèn)、安民鄉(xiāng),龍泉市道太鄉(xiāng)、龍淵街道、西街街道,終于龍泉市蘭巨鄉(xiāng)上淤村附近G25麗龍慶高速公路上,距離龍泉南互通西側約1.9km處,終點設上淤樞紐接G25麗龍慶高速公路。本項目路線全長96.243km(含共線段長5.902km),其中遂昌縣境內(nèi)8.217km,松陽境內(nèi)47.663km,龍泉市境內(nèi)40.363km。全線設樞紐互通立交3處,一般互通立交6處。共設置橋梁16.448km/64座(含互通主線橋及分離橋),其中特大橋1.778km/1座,大橋約13.619km/40座,中小橋約1.051km/23座(含拼寬橋17座);隧道53.137km/15.5座(含與金華段共建的0.5座牛頭山隧道),其中特長隧道40.997km/6.5座,長隧道10.33km/6座,中隧道1.565km/2座,短隧道0.245km/1座。沿線設施包括服務區(qū)2處(含改建服務區(qū)1處),收費站7處,隧道管理站5處,管理分中心1處,養(yǎng)護工區(qū)1處。投資估算約249.5億元,其中建安費約149.1億元。
本項目同步建設兩條連接線,濂竹鄉(xiāng)東側設6.293km互通連接線與濂竹鄉(xiāng)連接,龍泉市北設2.294km互通連接線與龍泉市連接。
項目主線采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速度100km/h,整體式路基寬度26.0m,分離式路基寬度2×13.0m。主線與龍麗高速共線段設計速度80km/h,雙側拓寬為六車道,路基寬度33.0m,其中松陽服務區(qū)與西屏樞紐因間距較近,兩者采用輔助車道連接形成復合式立交,雙側拼寬為八車道,路基寬度40.5m,雙側各拓寬8.0m。龍泉北互通連接線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80km/h,路基寬度24.5m;濂竹互通連接線采用雙向二車道二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60km/h,路基寬度12.0m。
2.2 招標范圍
本次勘察設計招標設為1個標段,即勘察設計標段。
主要工作內(nèi)容包括:義龍慶高速公路義烏至龍泉段(麗水段)的公路工程[含路線、路基(防護、排水)、路面、橋涵、隧道、交叉、水土保持設施、大型臨時設施、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綠化及環(huán)境保護設施等]、管理養(yǎng)護設施、房建設施(含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電氣、弱電智能化、滿足交付標準的裝修等)、景觀設施、交通工程(包括監(jiān)控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收費系統(tǒng)、供配電設施、照明設施等)、隧道機電、智慧高速以及服務設施等的工程勘察、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如需要)、施工圖設計(含機電工程施工圖補充設計、房建工程裝飾裝修設計等)、變更設計、概預算文件編制及調(diào)整、施工招標用圖紙、工程量清單(房建清單須為經(jīng)第三方審定核對后的清單)、施工項目專用技術規(guī)范編制、設計變更圖紙、后續(xù)服務(含動態(tài)設計、施工監(jiān)控、計算及指令的復核、施工方案臨時結構的受力計算復核、交(竣)工驗收的配合及協(xié)調(diào)服務等)、運營管理方案專篇、造價控制專篇、涉鐵部分勘察設計(含工可、初設、施工圖各階段勘察設計)、其他相關設計內(nèi)容(包含但不限于特長隧道運營低碳節(jié)能專題、特長隧道及隧道群通風防災疏散救援專題、電力改遷專項設計與評估、油氣、光纜等管線安評、隧道安全風險評估、水域占用補償設計等)、相關科研(結合本項目特點、技術難點按照《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規(guī)定和發(fā)包人要求在本項目編制不少于3個科技項目的課題(含大綱))、專題報告(環(huán)境影響評價審批、水土保持方案評價審批、防洪影響評價審批(含涉河涉堤建設項目審批)、地震安全性評價、涉鐵安全評估、涉航建筑物通航影響專題論證、建筑信息模型(BIM)以及包括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需要開展的為提供或驗證設計數(shù)據(jù)所需的各項專題研究等)等全部工作。
2.3 勘察設計服務周期為自合同簽訂之日起至項目竣工驗收止(約3060日歷天),具體節(jié)點要求如下:
?。?)合同簽訂后30天內(nèi),編制總體勘察設計大綱、外業(yè)勘測和地質(zhì)勘察指導書,報發(fā)包人批準;
?。?)合同簽訂后90天內(nèi),通過初測、初勘外業(yè)驗收;
?。?)初測、初勘外業(yè)驗收后60天內(nèi),提交初步設計文件送審稿;
(4)初步設計文件審查后60天內(nèi),通過詳勘、定測外業(yè)驗收;
(5)合同簽訂后90天內(nèi),陸續(xù)提交各專題研究報告送審稿;
?。?)詳勘、定測外業(yè)驗收后120天內(nèi),提交主體土建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送審稿;除機電工程外的其余工程的施工圖設計文件與主體工程同步完成;
?。?)收到勘察核查單位、設計咨詢單位、發(fā)包人和上級主管部門審查意見后15天內(nèi),對勘察報告、各設計文件及專題研究報告進行修改完善,提交勘察報告、初步設計文件、專題研究報告報批稿、施工圖設計文件報批稿;
(8)根據(jù)發(fā)包人項目施工招標工作進度的需要,分批提交開展施工招標工作所需的圖紙、工程量清單、參考資料、施工項目專用技術規(guī)范等招標資料;
?。?)征地拆遷圖編繪:初步設計文件批復后15天內(nèi)完成;
?。?0)施工現(xiàn)場配合服務:從項目開工至項目竣工驗收,施工期暫定60個月,缺陷責任期24個月。實際進度由業(yè)主根據(jù)項目前期工作進行適當調(diào)整,并與設計咨詢單位有效銜接。
設計人應向發(fā)包人提交最終成果的書面計算書各一份,各階段勘察報告、設計文件及專題研究報告的電子版(圖紙采用PDF格式,文字報告采用WORD格式,同時設計人還應按發(fā)包人要求分階段提供各個標段施工招標用PDF電子版圖紙)各一份。設計人應按照發(fā)出的技術聯(lián)系單更新施工圖設計,并在工程交工時,提供全套的變更施工圖設計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