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組織召開了《江蘇省智慧公路建設體系研究與工程示范》科技成果評價會。經審議,專家認定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是全國首次面向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開展體系研究和實踐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江蘇特色且可落地、可復制、可推廣的研究成果,為全國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發(fā)展貢獻了江蘇經驗。
該項目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yè)發(fā)展中心、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智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東交智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伯克利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六家單位聯合承擔開展。
項目充分結合江蘇普通國省道路網規(guī)模大、交叉口眾多、運行狀態(tài)多變這一特點,通過試點示范驗證、融合應用探索、關鍵技術攻關、框架體系構建等舉措,構建了基于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能服務和基礎支撐的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總體框架和建設體系,制定了全國首個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建設技術指南和應用案例集;基于數字孿生技術,建立了面向物理環(huán)境和仿真環(huán)境的管控評價體系,實現了路網精準分析、養(yǎng)護科學決策、出行便捷服務;基于融合5G公網和車路協同技術,實現了行人過街安全預警、交叉口車速引導、突發(fā)惡劣天氣預警等多場景應用。
項目選取省道342無錫段(智慧化提升)和國道524常熟段(新基建)開展智慧公路試點示范工程研究成果驗證。
省道342無錫段重點圍繞“安全提升、效率提升、服務提升”三大目標開展建設。
“安全提升”方面,重點實施橋梁健康監(jiān)測、行人過街預警、霧區(qū)行車誘導、智能消冰除雪等,示范段平均事故率下降了28.6%;
“效率提升”方面,重點實施5G+無人機應用、交通事件感知、“智慧公路腦”數字孿生平臺等,實現各類公路事件極速感知和快速處置、路網管控策略科學制定等;
“服務提升”方面,重點建設智慧服務區(qū)、智慧情報板和5G車路協同,通過點、線結合,進一步提升公眾出行的體驗感和獲得感。
國道524常熟段重點圍繞“基礎設施數字化、交通管控智能化、服務決策高效化”三要素需求,構建了“建、管、養(yǎng)、服”全生命周期的建設體系,項目成功實施以來,道路通行能力較之前提升了8%~15%,平均交叉口等待時間減少了約18%,完成路警路運協同業(yè)務平臺和業(yè)務大數據融合系統(tǒng)建設,打通了交通運輸部門和交警部門的數據壁壘。
目前,項目應用成果已在江蘇、浙江、湖南等地區(qū)推廣,累計產生經濟效益超2億元。項目形成指南2項、標準2項,獲得授權專利9項(其中發(fā)明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7項,發(fā)表論文16篇(其中SCI5篇,中文核心5篇),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