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銘傳路橋主拱最后一塊“鋼甲”精準就位,引江濟淮在建跨度最大的橋梁順利合龍。9月20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銘傳路橋主體結構全部完成,為整座橋的后續(xù)建設提供了條件,將成為高新區(qū)乃至合肥的新地標,也給引江濟淮工程主河道開挖創(chuàng)造出良好條件。
橋面布置雙向8車道通行十分寬敞
根據(jù)引江濟淮工程計劃安排,合肥市境內(nèi)計劃改造或者新建一批市政橋梁,共分為兩個批次進行分期建設。其中,第一批次正在建設的橋梁共計7座,合肥主城區(qū)有3座,肥西縣4座;第二批次建設橋梁共計8座,目前還未正式展開。
引江濟淮(合肥段)3座市政橋梁工程一標段就位于高新區(qū)境內(nèi),包括銘傳路與銘傳路橋,全長約3.19公里,道路約長2.58公里,銘傳路橋長610米。
銘傳路為規(guī)劃城市主干道,西起規(guī)劃銘傳路與規(guī)劃將軍嶺路交口,東至規(guī)劃銘傳路與現(xiàn)狀方興大道交口。道路規(guī)劃寬度60米,道路由西向東,為雙向六車道,主道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輔路設計速度40公里/小時。
銘傳路橋主橋長340米,主橋采用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橋面總寬56.8米,分兩幅設置,單幅橋面寬27.3米。根據(jù)工程要求,橋面布置雙向8車道十分寬敞,兩側布置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引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單幅橋?qū)?2.5米。
240米超大“步伐”
跨越引江濟淮主航道
“銘傳路橋的特點是目前引江濟淮在建跨度最大橋梁,也是合肥市政橋梁中主跨最大的橋,以后橋下通航的航道等級達到II級,成為高新區(qū)乃至合肥的一道新風景線。”項目負責人介紹,為了讓橋梁的腳穩(wěn)穩(wěn)地跨越下方的引江濟淮主航道“站牢”,橋梁主跨設計超過200米以上,需要對鋼管拱的合龍精度進行極其精確的控制。
施工中,本次合龍的鋼管拱拱跨度為240米,矢高為48米,采用200噸履帶吊進行吊裝,整個鋼管拱提升起吊重量約為3410噸。提升高度約為33.2米,鋼管拱合龍段共計4處,合龍段長為14米,單個合龍段重量約為52.5噸,整個大橋共用鋼材18249噸。
如今,隨著銘傳路橋鋼拱的順利合龍,為整座橋的后續(xù)工作提供了條件,給接下來大橋吊桿安裝、橋面鋪裝、附屬工程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也為引江濟淮工程主河道開挖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全媒體記者吳奇/文高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