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橋梁史之索橋
2010-09-21 來源:網(wǎng)絡
索橋主要是用藤、竹制成的繩索以及鐵鏈等架設而成。又稱吊橋、懸索橋,古書上稱為絙橋、笮橋、繩橋。在我國云貴川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上游、雅礱江、大渡河、烏江、北盤江上以及秦嶺山區(qū)、臺灣山區(qū),常??梢钥吹礁黝愃鳂颉T谖鞑叵柴R拉雅山北的雅魯藏布江,峽谷深邃,急流飛瀑,千百年來,兩岸往來就是靠各種索橋。1977年我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也是通過墨脫縣橫跨在雅魯藏布江上的藤網(wǎng)筒橋到對岸去作科學考察的。西藏人民還把鐵索橋稱為扎桑巴。古代的索橋絕大多數(shù)是單孔的,僅有云南省跨越怒江的惠人橋(又名潞江橋)等少數(shù)幾座是雙孔的。貴州盤江橋、四川滬定橋、云南霽虹橋等在國際橋梁史上負有盛名。
國外不少橋梁專家認為索橋首創(chuàng)于我國,指出“中國大約在3000年以前已開始建造吊橋”?!稘h書•西域傳》已有“以繩索相引而度”、“懸繩而渡笮”的記載,宋《太平寰宇記》說自《漢書》以下至州郡圖籍中所謂的“笮”,即系“土夷人于天水之上置藤為橋”??梢姴亍⒁偷壬贁?shù)民族,對我國首創(chuàng)索橋作出了重要貢獻。十四、五世紀藏族的湯東杰布(1385~1464年,或名甲桑珠古,意即“鐵橋活佛”)就是當時在雅魯藏布江以及西藏其他江河上修建鐵索橋的工程技術(shù)專家。據(jù)說他曾畫了一座跨度為138米的雅魯藏布江鐵索橋簡圖,并于1420年左右建成,是我國古代跨度最大的鐵吊橋。橋兩端有塔,寬度僅容走人。目前已查證的最早索橋是四川益州(今成都)的笮橋,它建于秦李冰任蜀守時(公元前251年),距今二千二百余年,跨城南面的檢江,又名夷星橋,是當時按北斗七星形狀建成的七座橋中的一座。西漢王褒在《益州記》中記載,笮橋在司馬相如宅院南一百步,建造時用三個大鐵椎來系橋柱緊竹索(現(xiàn)今鐵椎僅有二個)?!稌x書•桓溫傳》記載,永和三年(347年)桓溫伐蜀進攻成都時,曾與李勢戰(zhàn)于笮橋,可見,時隔近六百年后,笮橋仍在。相傳諸葛亮曾在這里為出師東吳的費祎餞行。解放初期在考察司馬相如的撫琴臺時,曾在今天南門大橋西面的錦江河上,發(fā)掘出古代橋基下的大鐵椎,證實該處是笮橋的故址。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記錄了西南龍川東江上的一座藤橋,“橋長十四、五丈,以藤三、四枝,高絡于兩崖,以樹杈中懸而反下,編竹子藤上,略可置足,兩旁亦橫竹為欄,以夾之。蓋凡橋鞏而中高,此橋反掛而中垂,一舉足輒搖蕩不已,必手揣旁枝,然后可移,止可渡人,不可渡馬也”。臺灣省高山中還有藤網(wǎng)吊橋。索橋剛度很差,隨風搖晃,初過索橋者不免有膽戰(zhàn)心驚之感。唐僧智猛《笮橋贊》中說:“冰崖皓然,百千余仞;飛絙為橋,乘虛而過;窺不見底,仰不見天;寒氣慘酷,影戰(zhàn)魂栗。”較逼真地描寫一個人借笮橋渡河谷的情景。宋代詩人陸游曾用“度索臨千仞,梯山躡[niè涅,踏上]半空”的詩句來構(gòu)畫索橋的雄姿。還用一首《度笮》七絕:“翩翩翻翻笮受風,行人疾走緣虛空。四觀目眩浪花上,小跌身裹蛟龍中”。生動地描繪出過橋時的驚險畫面。
四川灌縣都江堰的珠浦橋,是竹索橋的杰出代表。宋代重修以后改名“平事橋”,明末毀于戰(zhàn)爭。清嘉慶八年(1803年)仿舊制建立,取名安瀾橋。橋長340米,八個橋孔,最大一孔達61米。橋?qū)?米多,高近13米。全橋用細竹篾編成粗五寸的竹索24根。其中10根作底索承重,上面橫鋪木板當橋面,壓板索2根,余下12根分列橋的兩側(cè),作為扶欄。絞索設備安放在橋兩頭石室內(nèi)的木籠中,用木絞車絞緊橋的底索,用大木柱絞緊扶欄索。由于竹索太長,從兩頭絞緊非常困難,所以在橋梁中間的石墩上增添一套絞索設備,也置于石室木籠中。在木籠上面,修建橋亭,亭分二層;上層用木梁密排,裝砌大石,以作壓重;下層中空,以便行人。布置巧妙,頗具匠心。該橋為八跨連續(xù),穩(wěn)定性較好,行走其上,搖晃不大。
從宋范成大所著《吳船錄》對珠浦橋的記載看,宋時,橋長120丈,5孔,用并排的12根繩索,竹笆橋面,木架墩。“掛橋于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幡然。略如漁人曬網(wǎng),染家晾絲帛之狀”。與清代橋式不盡相同。1965年修建新都江堰時,交通局按清時橋的式樣改建成珠浦橋,用25毫米直徑的鋼絲繩代替竹索,欄桿索錨定部分改用鋼筋混凝土柱,用繩夾固定,底錨情況不變。
關(guān)于珠浦橋,還有個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相傳清初珠浦橋毀壞后,平時憑舟渡江。夏季江水暴漲,渡客往往覆溺;幸運安渡者,又受到渡船勒索。有個私塾教師何先德,關(guān)心民眾疾苦,倡議修復竹索橋。他觀察地勢,測量距離,制作模型,確定方案,上報官府。得到允許后,又親自參預修橋。索橋即將建成時,突然在一個風雨之夜斷毀,官吏們怕何先德揭發(fā)弊端,借口他的過失,把他殺害了。何氏無子,民眾擁戴其妻何娘子,繼承丈夫遺志,出面建橋。何娘子日夜苦思,按照丈夫的橋式,加設欄桿,終于將橋建成。人們?yōu)榱思o念何先德夫婦,改橋名為夫妻橋。
我國至遲在隋唐時就有了鐵索橋,西方在十六世紀才開始建造鐵鏈吊橋,要晚近十個世紀。
云南麗江地區(qū)的塔城附近有座橫跨金沙江的鐵索橋,是古今云南與西藏,四川來往的要道。因戰(zhàn)略地位重要,唐朝曾在此設置鐵橋節(jié)度。橋或為吐蕃所建,或為隋朝史萬歲和蘇榮(594~597年)所建,或在唐天寶中(750年左右)時所建。唐德宗貞元十年(794年),南詔籌劃襲擊吐蕃,派牟尋聯(lián)合唐將韋皋,以五千兵佯示寡弱,引誘數(shù)萬吐蕃兵尾隨。晝行夜走,尋得機會,用毀斷麗江鐵橋的計謀,溺死數(shù)以萬計的蕃兵,俘獲五個蕃王,取鐵橋等十六城,虜?shù)媒当娛嗳f人,從此吐蕃一蹶不振。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國民黨反動派在追堵北上抗日的工農(nóng)紅軍時,曾控制了四川滬定縣大渡河上的鐵索橋,妄圖一舉消滅紅軍。而英勇的紅軍戰(zhàn)士在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中央正確軍事路線指引下,用生命和鮮血強奪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一個決定性勝利,在寒光迫人的鐵索上創(chuàng)造了震驚世界的奇跡。
滬定橋凈跨100米(鐵鏈跨長101米),凈寬2.8米,橋面距枯水位14.5米。采用13根鐵鏈作為承重索,其中底索9根,上面覆蓋木橋面,橋面橫縱木板之間留有很大空隙,符合現(xiàn)代吊橋抗風的布置。余下4根分列兩邊,作為扶手。鐵鏈懸掛空中,兩頭錨系于兩岸橋臺后面。每根鐵鏈長39丈多(合127.45米),重1.6噸多。橋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第二年四月建成??滴跣顚λ鯙橹匾?,親筆題名,并在橋東頭立了康熙《御制瀘定橋碑記》,在橋東和橋西分別鑄造了長約1米的鐵犀牛一頭和浮雕蜈蚣一條。
《打箭爐(今康定)廳志》記了瀘定橋從前的管理方法:每年三月初一開橋,十月初一封橋,改用船渡。每日開橋時間從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橋上設稅官一個,稅丁二人,過橋收實物稅或過橋費。
瀘定橋于1961年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國家文物事業(yè)管理局又撥款重修,加固了橋梁、改建了橋頭建筑物,并增建了展覽館?,F(xiàn)在瀘定橋已煥然一新。
象瀘定橋每根重1.6噸多、粗如碗口的鐵索,在缺乏設備的情況下,是怎樣拉過礁石密布,水流湍急的江河的呢?《小方壺齋輿地叢鈔•云南略考》記載:先以小船載鐵鏈由東岸運向西岸,由于鏈重水急,船還沒有到達對岸就掀翻了,總是不能成功。后來,有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僧人指教人們先把巨繩系于兩岸橋亭橫梁上,將帶有長繩的短竹筒套在巨繩上,把鐵索穿掛在竹筒內(nèi),牽拽長繩,帶動竹筒把鐵索沿著巨繩滑向?qū)Π?。那么巨繩又是如何過河的呢!特別是對于V型河床又不能船渡的地方。據(jù)我們的考證和實地調(diào)查,第一道引索是用射箭、放風箏等方法送到對岸去的。十三世紀臺灣省南部的土人曾將長100英尺以上的繩索系在標槍上投擲過河谷,然后再建造橋梁。美國納卡得橋(1851—1855年)是利用風箏把第一根引索送過大瀑的,而我國早就會這樣做了。
云南永平縣的霽虹鐵索橋,在永平縣杉楊公社與保山縣老營公社之間,跨越瀾滄江,凈跨57.3米,總長113.4米,由18根鐵索組成,底索16根,承重部分是四根一組共三組,扶欄索每邊各1根。兩山夾峙,索橋飛懸,異常險要。它建于明朝成化中(1465—1487年),比瀘定橋早二百幾十年,是中外現(xiàn)存最古的鐵索橋。由于過去從印度、緬甸、斯里蘭卡等國來的大象要經(jīng)過霽虹橋到我國四川等地,因此它是我國最寬、鐵索最多的古索橋之一。
自古以來,自博南(令永平)至永昌(今保山)必須經(jīng)由霽虹橋處渡過瀾滄江。永昌自西漢甚至更早一直是我國內(nèi)地通往西方和東南亞各國的商業(yè)重鎮(zhèn),是幾條國際交通線的樞紐。這條交通線是我國第二條絲綢之路,它很可能早于西北的絲綢之路。加上永昌地區(qū)土地沃美物產(chǎn)豐富,有金、銀、銅、鐵等重要礦產(chǎn),有琥珀、翡翠等珍貴玉石,還有孔雀、犀、象等珍禽異獸。因此漢武帝時,就對永昌地區(qū)進行了積極的開發(fā),派遣大批漢族移民進入永昌,并開鑿了經(jīng)博南山(在今永平縣境內(nèi)),渡瀾滄江,至永昌的一條道路。東漢明帝時,正式設立了永昌郡,據(jù)《后漢書•郡國志》記載,該郡共有二十三萬戶,一百八十九萬多人,戶口數(shù)之多,為東漢105個郡國中的第二位。博南至永昌的交通更加繁忙。當時有首蘭津歌:“漢德廣,開不賓,渡博南,越蘭津,波蘭滄,為他人。”最近還在博南山下找到一塊刻有蘭津歌的古石碑。據(jù)記載,西漢甚至更早,霽虹橋所在地就是蘭津古渡,后因江狹流急,把舟渡改為用篾繩作纜索的吊橋。諸葛亮時,又改為木橋。到元朝才稱為霽虹。明朝時又改為鐵索橋,徐霞客曾經(jīng)過此橋,并在游記中作了詳細描述。后來屢毀屢建,至今僅剩下16根鐵索和破舊的亭子,但仍是民間交通要道。在橋西岸的峭壁上還保留著歷代的石刻,如明朝吳鵬所題的“西南第一橋”以及“懸崖奇渡”、“人力所通”、“霽虹橋”等等。
除了瀘定橋、霽虹橋等鐵鏈橋以外,還有一種鐵眼桿橋,如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的云南元江橋、建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的四川天全伏龍橋等。鍛冶鐵鏈費工大、接口多,質(zhì)量不易保證,造成索子變形大,增加橋梁跨中的垂度,因此常常要調(diào)整索鏈。采用兩端有眼扣的長鐵條來代替鐵鏈,制作簡單,架設容易,又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的缺點,使鐵索橋又前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