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橋即用船或浮箱代替橋墩,浮在水面的橋梁。軍隊采用制式器材拼組的軍用浮橋,則稱舟橋。浮橋的歷史記載以中國為早。浮橋可用于人行、公路、鐵路。其構造并不復雜,架拆也方便,但維修費用高。平時可用以應急救災或作為臨時性交通設施,戰(zhàn)時可用以保障軍隊迅速通過江河軍用的制式舟橋,為增加其機動性,常用輕金屬制成自行式的。
浮橋結構略說
浮橋的結構形式有兩種:①傳統(tǒng)的形式是在船或浮箱上架梁、再鋪橋面。②舟梁合一的形式,或船只首尾相連,成縱列式,或將舟體緊密排列成帶式。為保持浮橋軸線位置不致偏移,在上、下游需設纜索錨碇。為與兩岸接通,在兩岸需設置過渡梁或跳板。為適應水位漲落,兩岸還應設置升降碼頭或升降棧橋。
浮橋歷史概述
中國建造浮橋的歷史十分悠久,公元前8世紀《詩經·大雅·大明》中曾記述周朝周文王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橋, 離今天已有三千年了,是建造浮橋最早的記錄。它比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記,波斯王大流士侵希臘時,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上所建造的世界上最早的浮橋還早五百多年。據(jù)后人考證,當時浮橋是稀貴之物,周代禮制規(guī)定,只有“天子”一人才能使用,用畢就要立即撤除。戰(zhàn)國時期,“禮崩樂壞”,只準“天子”上浮橋的規(guī)矩也崩壞了。
到漢唐時期,我國浮橋的運用日益普遍。千百年中,建過的浮橋難以統(tǒng)計。許多地區(qū)在建造永久性橋梁以前,總要先造浮橋,以便摸索并了解水情,然后再尋求合適的永久性橋型,前述洛陽橋是一例。據(jù)粗略統(tǒng)計,僅在長江和黃河上就曾架設過近二十座大型浮橋,其中大部分屬軍用浮橋。
公元前541年的春秋時期,秦景公的母弟后子針因自己所儲財物過多,恐怕被秦景公奪財殺害,在今天山西省臨晉附近的黃河上架起浮橋,帶了“車重千乘”的財富由今陜西逃往晉國,這可算是第一座黃河大橋。
第一座長江浮橋,是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東漢光武帝在與四川割據(jù)勢力公孫述作戰(zhàn)中,公孫述曾在現(xiàn)今的湖北宜都縣荊門和宜昌縣虎牙之間,利用險要的地勢,架起一座浮橋,即江關浮橋,以斷絕漢光武帝的水路交通。以后被漢光武帝的水師利用風勢縱火燒毀。
隋大業(yè)元年(605年)在河南洛陽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橋,是第一次用鐵鏈聯(lián)結船只架成的浮橋。唐太宗李世民作過一首詩,其中四句是“暫低逢輦度,還高值浪驚,水搖文鹢動,纜轉錦花縈”,用來描繪他乘坐御車渡越浮橋時,船頭上善于搏擊風浪的鹢鳥圖形和纜索上的朵朵錦花,在江河波濤上搖曳動蕩的景象。
軍用浮橋
浮橋的架設因具有簡便、快速的特點,常被用于軍事,亦稱戰(zhàn)橋。974年宋太祖時,在長江中下游架設的第2座浮橋(相傳在安徽當涂縣采石磯),就是為宋兵討滅南唐,統(tǒng)一全國,向江南進軍開辟的水上通道。元始祖時,為統(tǒng)一西南地區(qū),遣軍入川,在白馬河、合江、培江、清江(均長江上游支流)等激流上,架設過20余座軍用浮橋。有些寫史的人認為這些浮橋為忽必烈統(tǒng)一西南立下了大功。
軍用浮橋的架設,作為一種臨時性的交通工具,一般是為了通過軍隊、輜重。有時亦用來阻隔對方水軍的行動,浮橋上駐守有軍隊,利用浮橋和對方水軍作戰(zhàn)。這時,浮橋就成了一道水上戰(zhàn)壕。
中國歷史上浮橋架設規(guī)模最大,并在軍事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要算是太平天國起義軍在武漢戰(zhàn)役中所架設的一組浮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