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古橋 > 正文
忠愛橋:滇南橋梁建筑史上的一座豐碑
2012-09-04 來源:中國橋梁網(wǎng)整理
忠愛橋

  位于墨江縣境內(nèi)阿墨江上的忠愛橋,自古以來就是滇南邊疆各民族通往內(nèi)地的咽喉要沖,是聞名天下的“茶馬古道”北路上的重要關(guān)卡,常年重兵把守。忠愛橋,因建造艱巨,歷史悠久,磅礴宏偉,被人們譽為“滇南第一橋。”

  普洱市舊稱思普地區(qū),其域包括今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全境以及臨滄市的一部分,雖然地處邊陲,遠離祖國傳統(tǒng)的中原文化,但萬水千山、高山峽谷終擋不住文化的交流和人員的往來,早在唐代就漸漸形成了以今寧洱、思茅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茶馬古道”。以當時的思普為起點,通過磨黑過把邊江吊橋到通關(guān),從通關(guān)過忠愛橋上墨江后入玉溪市元江縣到昆明的“茶馬古道”北路自唐代以來漸漸形成。而忠愛橋(當時尚沒有橋,稱之為阿墨江瞻魯平渡口)兩岸因山高谷險、江水湍急而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據(jù)點。此古道的大部分路線走向就是后來昆洛公路所經(jīng)過的地方。

  唐宋以后,因內(nèi)地和藏區(qū)對盛產(chǎn)于思普地區(qū)的普洱茶的需求量大增,大量的商賈馱著內(nèi)地的產(chǎn)品到思普等地交易后購買普洱茶,古道上終日人流不斷,馬鈴不絕,僅以簡易的木筏等擺渡,遠遠滿足不了過往行人的要求。這樣,在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阿墨江瞻魯平渡口附近修建了瞻魯平鐵索橋,在鐵鏈上鋪上木板為橋面。南來北往的商賈爬山越嶺,來到江邊總是想歇歇腳,認為江上僅有鋪上木板的橋面是遠遠不夠的。當時,他郎城(墨江舊稱)里的文人紳士們因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正在積極的篩選“他郎八景”,他們選來選去,選中了這阿墨江上的忠愛橋,如此一來多方籌資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把鐵索橋改建成風雨橋。改建后的風雨橋橋面長125米、寬3.2米,橋兩則有伸臂木梁,下有八字形園木撐架,橋上有瓦頂,楹柱、廊閣,橋墩兩面有兩間飛角翹檐的瓦房,這是牌坊,牌坊上各懸著“滇南第一橋”和“長虹天際”的金字扁。人們把瞻魯平鐵索橋改名為忠愛橋,意為此橋來之不易,過往行人要忠心愛護此橋的意思。

  有江,有橋,橋上有房,兩端有牌坊,牌坊上有金字扁,看上去風雅多了。此及一景,忠愛橋就成為“他郎八景”之第七景“墨江錦瀾”了。

  到了民國時期,當時的云南省政府提出要在思普地區(qū)修筑昆洛公路,曾于1930年、1936年、1941年、1944年、1948年五次籌建。1936年,當時的國民黨墨江縣政府按戶籍攤派民工,要求民工自帶行李、工具、炊具及口糧修筑公路。施工期間,當時的政府只派監(jiān)工,對民工衣食住行一慨不管。管工者還常常毒打民工,民工無力繼續(xù)堅持下去,致使公路挖挖停停,而工程僅撿容易的地方挖,一旦碰到艱難的工程就擱置下來,所挖公路累計不足10公里,草草了事。

  1951年1月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轉(zhuǎn)發(fā)政務(wù)院(現(xiàn)稱國務(wù)院)總理周恩來批準的昆洛公路測設(shè)要點,對路基寬度、平曲線最小半徑、最大縱坡、山路面寬等公路主要指標作了明確規(guī)定。昆洛公路由政務(wù)院交通部西南公路工程測設(shè)組組織施工。1951年9月,昆洛公路建設(shè)從玉溪縣(今玉溪市)大栗園破土動工,1953年昆洛路全線修通。為了修建能夠通行汽車的橋梁而撤除了歷時121年之久的忠愛橋鐵索橋,另建鋼索吊橋,橋兩頭各置一對石獅子,乃沿用舊稱忠愛橋,但賦予了“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新意。

  各族兄弟姊妹在滿懷信心、熱火朝天地修建昆洛的1952年,中央慰問團來到當時的普洱區(qū)專員公署(1952年1月始稱,轄今普洱市、西雙版納州)所在地普洱(今寧洱縣),代表中央在普洱縣公路工程局舉行授旗儀式。授予的兩面錦旗上分別有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親筆題詞,隨后,題詞分別拓印鐫刻在忠愛橋兩頭的獅蹲石上。

  十年后的1964年,因車輛的不斷增加,特別是大噸位的車輛增多,忠愛橋鋼索吊橋已遠遠不能滿足車輛通行,另修建大跨徑的石拱橋,橋全長79.53米,單跨徑58米。石拱橋建成后,再次拓印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題詞,選用元江縣因遠鎮(zhèn)的“因遠石”鐫刻兩位領(lǐng)袖的手書,鑲嵌在橋兩頭崗房(守衛(wèi)大橋站崗用房)墻上。北面的是毛澤東主席的題詞石碑,碑長1.13米,寬0.77米,厚0.08米;題詞為“為了幫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難,努力筑路!——毛澤東”。南面的是朱德總司令的題詞石碑,碑長1.17米,寬0.78米,厚0.08米;題詞為“以一往無前的精神,戰(zhàn)勝天險。打通昆洛交通,實現(xiàn)鞏固國防,繁榮經(jīng)濟的光榮任務(wù)!——朱德”。

  忠愛橋作為內(nèi)地與滇南邊疆連接交通上的咽喉要沖,自古以來都都受到各方的關(guān)注。

  在忠愛橋不遠的山中,至今依然能夠?qū)ぴL到當年精心鋪設(shè)的石板古道,靜靜的躺臥在荒嶺草叢之間。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wù)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jīng)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