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橋梁 > 正文
黃河上的大橋——甘肅蘭州蛤蟆灘人行橋
2017-05-23 
 

  蛤蟆灘人行吊橋位于蘭州市西固區(qū)柳泉鄉(xiāng),右岸接蘭州市西固城區(qū),左岸為無堤防農地。西固區(qū)地跨黃河南北兩岸,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郭。秦朝始劃入秦地版圖,屬隴西郡。西漢昭帝時設金城縣,五代時期為吐蕃據有。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為防御西夏在此筑堡設防,稱西關堡,隸屬蘭州。元滅金后此堡被廢。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在西關堡舊址重建城堡,始稱“西古城”。清代名西固城。如今,這里工農兼容,是蘭州市的農g產品基地,并開辟了蛤蟆灘旅游景區(qū)。該橋不僅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方便,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地理位置 蘭州市西固區(qū)柳泉鄉(xiāng)

   建筑日期 1954年

   橋  長 180m

   橋  寬 2.5m

   所處河段 川區(qū)河道

   蛤蟆灘人行吊橋位于蘭州市西固區(qū)柳泉鄉(xiāng),右岸接蘭州市西固城區(qū),左岸為無堤防農地。西固區(qū)地跨黃河南北兩岸,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郭。秦朝始劃入秦地版圖,屬隴西郡。西漢昭帝時設金城縣,五代時期為吐蕃據有。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為防御西夏在此筑堡設防,稱西關堡,隸屬蘭州。元滅金后此堡被廢。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在西關堡舊址重建城堡,始稱“西古城”。清代名西固城。如今,這里工農兼容,是蘭州市的農g產品基地,并開辟了蛤蟆灘旅游景區(qū)。該橋不僅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方便,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該橋建于1954年,橋長180m,橋寬2.5m。橋梁結構為鋼素斜拉吊橋,鋼板橋面。主跨1孔、跨徑110m,副跨2孔、跨徑35m。

   橋梁所處河段屬川區(qū)河道,水流自西南向東北而去,河道寬約250m,河槽較深,兩岸地勢較高,主流擺動幅度不大,右岸有沿河公路兼堤防,防洪壓力不大。
Copyright © 2007-2022 cnbridg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熱線:010-64708566 法律顧問:北京君致律師所 陳棟強
ICP經營許可證100299號 京ICP備10020099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3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