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興出生于1939年,籍貫江西南昌,現任中交四航設計院路橋所總工程師。40多年來他一心撲在橋梁建設事業(yè)上,刻意創(chuàng)新,碩果累累。上官興設計的90多做橋梁中,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5次,其中省、部級一等獎以上7次,為國家節(jié)省建設經費數以千萬元計。由于業(yè)績突出,先后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湖南省特等勞模”、“交通部雙文明勞模”、“全國勞動模范”等光榮稱號,是業(yè)內公認的橋梁專家。
生于橋梁之家 耳濡目染早立志
上官興生于橋梁之家,他的父母親都是橋梁工作者,從小就對上官興因材施教。耳濡目染下的上官興早早就立下志向,將來一定要投身祖國的橋梁事業(yè)。父親曾這樣對上官興說:中國古代的橋梁技術燦爛輝煌,領先于世,著名的趙州橋建于公元608年,跨徑達37米,而1300每年過去了,中國的石拱橋仍不過只有60米,平均每60年才跨進一米,這樣的狀況中國怎么能強盛!父親的教誨讓上官興刻骨銘心,更堅定了他要學橋、造橋的決心。
光有志向是不夠的,還需要實際行動。高中畢業(yè)時,上官興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條件艱苦、流動奔波性大的公路專業(yè)。
1962年大學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茶陵浣溪大橋工地。到了工地的上官興如魚得水,沒有人傳授他技術,他就偷偷地向老造橋工人請教;沒有學習技術和鉆研業(yè)務的氛圍,他就自己默默地觀察、思考。當時一場百年未遇的大水沖倒了橋墩圍堰,大家都一籌莫展,上官興大膽提出了當時橋梁界不多見的空中吊裝法施工,在吊裝工人的幫助下終于一舉取得了成功。
創(chuàng)新標兵上官興
一名科技人員,他可以按部就班地照已有的技術規(guī)范與規(guī)章去工作,可以按現有的工程模式去設計,這絲毫不影響個人的工作成績。上官興卻不滿于此,他認為不斷創(chuàng)新、勇攀高峰才是科技工作者應有的品德。
1970年他提出的拱橋設計中“連拱簡化計算法”,被譽為“湖南法”。他創(chuàng)造的石砌版肋拱新結構,能將拱橋體積減少30%。特別是1971年他在長沙湘江大橋中提出的雙跨纜吊施工方法,創(chuàng)造了64天完成1萬噸構件吊裝任務的奇跡。這一成果被日本土木工程界贊譽為中國70年代橋梁建設的杰出代表,由此上官興獲得了國家首屆科技進步二等獎。
天子山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境內,天子山峽谷深100多米,寬約200米。天子山大橋工程于2001年春動工,建設歷時一年多,由于山區(qū)氣候惡劣,地質條件復雜,建設無法按計劃進行。為克服100余米高的箱形拱橋施工困難,上官興提出“鋼管砼桁式索拱橋”的新構思并組織華東交大和中交四航設計院路橋所完成修改初步設計。2003年在湖南路橋公司和貴州省橋梁設計院的共同努力下,125m跨徑天子山橋勝利建成,系世界上首例拉索組合拱新結構。
2003年~2004年,上官興參與蘇通大橋建設,擔任當時最大跨徑(1088m)斜拉橋基礎施工的“鉆孔樁專家”。他提出“P.H.P專用泥漿”技術,幫助施工單位實現了120m超長樁的零沉淀(設計允許20cm)。提高樁承載力10%。他對131根鉆孔樁施工平臺方案進行優(yōu)化,提出直接用鋼護筒做鉆孔樁施工平臺的創(chuàng)意,為二公局和二航局兩個施工單位節(jié)省施工鋼材高達6000t。他在認真總結17根試樁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超長鉆孔樁沉降曲線(σ-y)計算方法,填補了國內空白。2006年,上官興榮獲蘇通長江大橋“創(chuàng)新標兵”光榮稱號。
一心付橋 雖苦猶甜
上官興年輕時興趣十分廣泛,繪畫、攝影、提琴、手風琴、詩詞樣樣都精通。但從事橋梁設計工作給他精神上帶來了極大的興奮和幸福感。人們送了他一個綽號“橋癡”。
上官興一年到頭,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工作室,。20多年前妻子難產,,家里要他火速趕回去。然而上官興卻堅持要在拱肋開吊后回家,當他回家后,妻子在同事們關心下早已動過了手術。
每年隆冬臘月是河道枯水時期,也正是橋梁基礎施工的黃金季節(jié)。上官興已記不清有多少年春節(jié)是在工地上過的了。1988年在修建廣東九江大橋合攏的關鍵時刻,他母親病逝。上官興本已到了廣州火車站準備回南昌去奔喪,但想到廣東省領導對大橋安全合攏的擔心,作為總工程師的責任感促使他毅然返回工地。“自古忠孝難兩全”,上官興堅守在大橋崗位上,他飽含熱淚遙望親人,向母親默默致哀。
上官興認定了“科技興國”、“科技興橋”的硬道理。他堅守崗位,把科研與設計緊密結合起來,推進橋梁技術質的飛躍,努力為我國橋梁技術早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作出新貢獻,這正是一位真正的橋梁專家具有的高尚的職業(yè)道德!